年节一过,便是正月二十几了,通海大运河已然开工三月有余。
这时候东面的新海州城差不多都完工了,大部分将士都已经搬到新海洲城的军营里去了。
因为这会儿西面的运河差不多都已经挖好了,就剩下东面将近八十里那一节了。
将士们如果还住在新通州城这边,那每天最少要赶一百余里路才能赶到现在的工地。
这显然是浪费时间浪费体力。
所以,新海洲城那边建得差不多之后, 大部分将士便搬过去了。
这时候,去武备城运送水泥和钢筋等材料的张元芳也率舰队返航了。
他不但带来了一百多船的材料,还带来了印第安部落所需的玄铁刀、长枪和铁皮盾等武器,还带来武备城船厂新造出来的一艘无畏舰、二十艘神盾舰、二十艘楼船炮舰和数百艘狼牙战船,还有大批的官员也随船而来。
礼部左侍郎文震孟、吏部右侍郎黄道周、兵部右侍郎倪元璐、农部左侍郎陈子龙、商部左侍郎夏允彝等等,不知道多少大明的年轻才俊齐集。
还有大明西洋商号的郑芝龙和徐尔爵等也来了, 甚至工部右侍郎宋应星都带着一堆年轻的工部主事过来了。
泰昌见了这么多的能臣干吏,自然是欢喜的不行了。
这些人年节都是在海上过的,所以, 泰昌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宴席。
旗舰顶层,又是上百文臣武将齐聚,御厨又是如同流水般的把菜往上端,很快,条桌上就摆满了各种珍惜佳肴。
这一次可不光是海鲜牛肉什么的了,还有大量从大明运送过来的干货。
苏妃苏亦见了,又不能理解了。
她忍不住好奇道:“皇上,不是年节和元宵节都过了吗,今天怎么又这么多菜,这么多人?”
一众新来的能臣干吏听了,无不惊奇不已。
他们当然知道皇上新纳了一位苏妃,问题,这会儿苏妃好像是苏族人啊!
人家的长相就带着异域风情,怎么说起话来却是标准的大明官话呢?
泰昌颇为尴尬的解释道:“这个叫接风宴,他们不远万里从大明本土赶过来,当然要好好欢迎一番, 再说了, 我们是过了年节和元宵节了,他们却是一直坐在船上往这边赶,年节和元宵节都没过,所以,朕得给他们补上。”
哦,苏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总算没再继续追问了。
她貌似也知道了,这种隆重的场合她要少说话。
接下来,泰昌举杯示意,宴席便正式开始了。
众人吃饱喝足之后,泰昌也没跟他们再说什么正事,因为他知道,大家都辛苦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一众文臣武将下了船,骑上战马,沿着运河边上加固的水泥大道从新通州城出发直奔新海洲城而去。
这通海大运河一百八十余里皆是人工开凿, 而且宽度和深度都赶超了大明本土大部分运河主干道,再加上使用了水泥和钢筋等新材料,两边堤坝都规整异常,整体看上去着实壮观无比。
五丈的深度啊,都赶上五六层楼高了,三十丈的宽度更是赶上一般的大河主干道了,还有打马奔行许久都看不到头的长度,一众官员见了,无不惊叹不已。
说实话,这还不算什么,当他们进入东面将近八十里的挖掘区域那才叫一个壮观呢。
毕竟河道宽度才三十丈左右,而这边,足足一里宽的树木都被砍了个精光,而且地上还用砍下来的枝叶焚烧了一遍,什么杂草灌木都烧干净了。
这两边的山坡再加上树木那可不止五丈高,这一条通道看上去那就跟一条一百五十余丈宽的另类大河道一般,壮观得令人惊叹。
这时候东面的将近八十里河道才开挖二十余天,不过,整体的河道差不多已经完成了,这会儿就等水泥和钢筋一到,把堤坝加固一下估计就差不多了。
新海洲城外,彭宾正带着一众神机营将士在那里挖窑准备烧陶罐呢,而窑炉边上数百个将近半人高的陶罐已然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
他命人做的陶罐可不是一般的大,看那比人腰身还粗的罐体,装酒的话怕最少也能装上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