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接下来于家军在攻占了天津卫之后,却突然间停止了行动,据夜不收和探马细作们反馈回来的消息,却发现于家军并未这么做,而是在攻下了天津卫之后,便停驻了下来,并且沿着运河两岸,开始构筑工事,拉出了一副要防御的架势。而且据夜不收等探查,于家军设防的方向,居然并不是对着京师一带,也没有把防御方向放在运河北部,而是把主力放在了运河两岸,对准了运河的南面方向。这时候德州以及河间府也都送入京师了急报,说建奴大军这个时候已经裹挟了数十万民众还有大批财货牲畜,正在沿着运河朝着天津卫方向缓缓挺进。有心人于是赶紧趴地图上观察,特别是一些对于河间府以及京畿一带地形比较熟悉的官员,有条件弄到地图的人,或者是可以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副平面图的人,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于孝天的这种行为,相当相当的古怪,如果说他是来造反的话,于孝天大可不管建奴大军,直接率军以最快速度攻向京师,这时候京师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通州沿线的布防还没有完成,于孝天有很大的机会,能攻到京师城下。而建奴现在已经是饱掠而归,肯定没兴趣管这事儿,他们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就是入关大掠一番,现在他们捞的盆满钵满,正在护送着所获人口财货,撤出关外,肯定没精力也没兵力分兵来掺一脚。而且于孝天起兵造反,对建奴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不管谁打死谁,对建奴来说都是很乐观其成的事情,所以他们更不会在这个时候掺一脚了。于孝天总归是大明的人,他造反肯定要和大明打破头,成也罢败也罢,对于关内的大明都是极为严重的削弱,他们肯定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情况,这为他们以后入关,只能制造更好的条件。故此建奴没理由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同样于孝天如果是谋叛的话,也应该看得出这一点,他在天津卫登陆,如果是谋叛的话,应该不管不顾,趁着建奴在关内大掠尚未出关之际,还牵制了不少明军的兵力,这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他只要是来谋叛的,就应该想得明白这一点,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到了天津卫之后,打下天津卫,却裹足不前,就地在天津卫转为防御状态,堵住了建奴北还的去路。他现在这么做,完全不合乎情理,等于是他完全放弃了突然袭击的优势,要在天津卫一带先堵住建奴大干一场。这么做就完全不合乎情理了,于孝天虽说据报这次带来了三四万大军,可是这些兵马数量看似可观,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充足,不管是对上大明官军一方,还是对上建奴大军一方,都在兵力上处于完全的劣势,没有一点优势可言。如果说于家军战力很强,那么他单独对付守卫京畿的大明官军的话,大概还有一点优势,可是一旦他要是准备同时对付建奴和大明官军的话,这点兵力尚不足这两方兵力的十分之一。所以说于孝天如果是想要谋叛的话,这么做完全就是不智之举,他选择了一个自取灭亡的道路。建奴现在要出关,看眼下他们的行军路线,已经可以看出建奴大军是打算通过天津卫,然后进入蓟州府境内,走香河或者是宝坻,从密云或者是走遵化择地冲出关外,归返关外。天津卫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他们必经之地,于孝天在这个时候攻占天津卫,并且陈兵于天津卫运河两岸,等于是死死的卡在了建奴撤出关外的去路上。建奴大军走到这里,便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避战,不走天津卫,像来的时候,选择绕过京师,另外择地退出关外,但是这么做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建奴现在跟来的时候不一样。他们经过为期将近半年时间的大掠之后,已经抢掠了非常多的财货,虏获了非常多的人口牲畜。单单是他们虏获的人口,据传现在已经高达数十万人,带着这么多的奴隶还有牲畜,想要像入关时候那样,进行长距离机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做会有很大的风险,而且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所以建奴选择这个办法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如果他们不选择绕道而行的话,那么接下来就唯一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从天津卫冲过去。天津卫现在被于孝天所控,建奴想要冲过天津卫,便唯有先将于家军击破,两方接下来将无可避免的会在天津卫一带,展开一场激战,这对于他们两方来说,都是只能胜不能败,谁吃了败仗,那么就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建奴被于家军击败,那么他们便无法退回关外,者十余万大军,便会被堵在关内,迟早都会被消耗掉。建奴的实力谁都清楚,虽然经过野猪皮和皇太极两代人的经营,现在已经实力很强,但是他们实力再强,实际兵力也不会非常多,这次他们入关,一下子带入关内满蒙八旗加上投敌的汉军,总兵力超出了十万人,差不多算是倾巢而出了。一旦这十多万建奴大军,被堵在关内的话,那么建奴估计就彻底悲催了,他们绝对无法在十年中,恢复到眼下这样的实力,甚至于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永不翻身。所以建奴一定不能败,也一定不敢败,但是于家军就败得起吗?他同样也败不起!于家军此次北上,于孝天一举带来了三四万大军,还不包括他的水师,这三四万大军,都是陆师,所有人都认为,这应该是于孝天倾巢而出了,就算是他还留了一些兵力在福建,但是肯定也不会太多,一旦他败的话,恐怕连逃回福建的机会都没有,这一下就等于把他打回了原形。所以于家军也不能败,否则的话后果很严重。这一下所有人又都看不懂了,于孝天完全有机会不和建奴大军硬碰硬来这么一仗,可是为什么他却还是选择,要打这一仗呢?就在这个时候,于孝天放走了几个天津卫的官兵,持了他的一封亲笔信,令这几个官兵赶到京师,把这封信呈给当今圣上。这封信很快便被转到了崇祯手中,于孝天在信中对崇祯陈明,他之所以要拿下天津卫,是因为他必须要用天津卫,在这里挡住建奴出关,并且誓要将建奴大军击败在天津卫一带,而这里原来的守军,完全无法配合他的行动,所以他只能出此下策,使用武力将天津卫拿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天津卫挡住建奴大军出关。而且于孝天给崇祯了一份相当详细的情报,陈述了此次建奴入关大掠的财货数量和人口数量,虽然不能说非常精确,但是却大致上也差不多。于孝天通过他的途径,搜集到的信息之中,总结出此次建奴入关,一共劫掠白银超过一百五十万两,黄金也超过数万两,各种大牲畜比如骡马牛等,就三万多头,猪羊更是多达数万只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绢帛细软珠宝古玩不计其数,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此次建奴从河北山东等地掳走人口超出了六十万人之多。于孝天在信中力陈,如果这么多财物还有人口被建奴掳出关的话,建奴肯定会实力大增,从此大明将再无机会剿灭建奴,所以这一次他在抵达北上途中,得到这个消息,探知建奴将会走天津卫出关。故此他才会贸然率兵,走海路日夜兼程,直接赶到天津卫,并且贸然将天津卫夺占,作为御守建奴之用。他在信中自陈有罪,也知道这么做乃是大罪,肯定会招致圣上不安,但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他这才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领兵直入天津,只为了能一战击败建奴,一劳永逸的解决建奴这个大明的心腹之患。于孝天还在信中提出要求,要崇祯调集官军,堵住其它几处建奴有可能逃出关外的去路,不能让建奴趁机溜走。另外他仓促动身,随行携带粮食军饷不足,希望朝廷能从通州拨发部分兵粮和部分饷金用船走运河运往他的军中,否则的话他的兵粮仅够半个月的使用。崇祯看了于孝天的信之后,满腹狐疑的同时,也对于孝天的这套说辞嗤之以鼻,他想不通于孝天为何不远万里从福建一路杀到天津,夺占了天津卫之后,要在这里跟建奴决一死战,这一点好像于孝天确实是在为大明着想,算是大明的大大的忠臣。可是说于孝天这次北上,全是为了和建奴决一死战,崇祯打死都不会相信,他到现在依旧笃信,于孝天此次北上绝对是有不轨之心,这次他在天津卫布防,要阻止建奴出关,根本就是一个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