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嫡皇孙水生已经走的很稳健了, 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他在东宫花园里嬉戏玩耍, 稚嫩无忧的笑声从菊花圃里一直传到了池塘。
朱允炆在池塘边看书, 听到小孩子时有时无的笑声, 心中一动, 命宫人放起一只软翅蝴蝶风筝。
没过多久, 水生果然迈着胖胖的小短腿,拍着手追过来了,小姨常槿紧紧跟在她身后, 常槿去年发誓此生永不出嫁后,平日穿衣打扮就十分素淡了,一应胭脂水粉皆从梳妆台上消失, 素面朝天, 连眉毛也不曾修剪过。
常槿穿着沉香色对襟小袄,青绢素面马面裙, 堆云般的发髻上簪着一只古朴的白玉凤钗。她追着狂奔的水生, 额头有些微汗, 在晨光下宛若一颗颗晶莹的珠子, 双腮不施脂粉, 也有些天然的红晕。
朱允炆放下书本,拦在池塘边上, 抱起了水生。
水生抱着朱允炆的脖子,仰着小胖脸, 嘴里咿咿呀呀对着大风筝叫唤。
朱允炆对宫人说道:“把风筝拿给水生。”
常槿追了过来, 气息不定的说道:“你不用给他,他拿到手里也是乱撕一气,没得糟蹋了好物。”
朱允炆笑道:“他这个年纪就是喜欢到处破坏物件的,到了两岁就好了,几个弟弟都是这样,一个纸糊的风筝而已,不打紧的。”
宫人将风筝递给水生,水生果然一下子将翅膀扯了下来,还兴奋的大笑,将半根翅膀献宝似的递给常槿。
“又淘气!”常槿故作大怒,握着残缺的翅膀作势要打水生的小屁屁,水生嘻嘻笑着,熟练的扭进了朱允炆的怀抱躲避。
朱允炆笑着劝道:“小姨莫要生气,要撕东西就让他撕个够——你们把我昨晚写废的字拿过来给弟弟撕着玩。”
宫人在池塘边铺上了大红地毡,水生坐在中间撕着大哥写废的书稿,听见刺啦啦的声响,水生撕的更高兴了。
八月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木樨的清香。朱允炆命宫人摆上点心,“这是小姨最喜欢的菱粉糕,我叫御膳房减了一半的糖霜和猪油,调进去蜂蜜做的,一点都不油腻,最配红茶,小姨试一试。”
常槿捻了一块菱粉糕尝了尝,“果然不错呢,你费心了。”
朱允炆见常槿眉头舒展,知道小姨是出自真心的喜欢,他心头大悦,比自己吃到了对胃口的点心还开心,“小姨喜欢就好,以后叫御膳房照着新方子做便是了,又不是我亲自动手。”
常槿扫了一眼案几上的书卷,“论语你早就记在心里,倒背如流,怎么还在看呢?”
朱允炆说道:“哦,这里东宫赞善大夫宋濂以前读过的,上头有他的朱笔批注,我温习一遍,下午宋大夫要考校论语。”
常槿赞道:“温故而知新,你做的很好,若不出身皇家,你估摸可以考个状元呢。”
目光落在四处撒欢的水生身上,常槿有些忧郁,“这孩子一天比一天淘气,什么时候能安安静静的坐下来读书写字呢?我对他的期望不高,哪怕有你一成的聪明稳重也行啊。”
朱允炆劝慰道:“小姨莫要忧心,孩子们小时候淘够了,长大了才会收敛心思。等水生满了三岁,我亲自给他开笔启蒙如何?”
常槿笑道:“这个自然最好,你的学问本事我最放心了。不过你也别哄我了,淘气就是淘气,我也见过你小时候的模样,老实稳重,聪明伶俐,似乎生来就是大人,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一声都不吭的,那像水生这样嚎啕起来能够把我耳朵都震破了似的。”
朱允炆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那时候也想哭来着,只是当着几个弟弟妹妹的面,没好意思哭出声来。”
他很羡慕弟弟的任性,因为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过无忧无虑的时光。
作为长子,吕侧妃将他当做争宠夺爱的工具,大过于母子天性的爱。朱允炆一直隐藏着内心的渴望,在母亲、嫡母、太子、皇爷爷、皇祖母、皇叔公主姑姑们、甚至老师大臣面前表现出勤奋谦和的完美皇孙模样,不敢任性哭闹。
母亲吕侧妃时常对他说:“儿啊!作为一个庶长子,你没有任性的资格。你必须表现完美,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