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仪式结束之后,苏化文什么都没有说,直接到了书房。
苏天成跟着进去了书房。
“父亲是不是对孩儿今日的决定,不满意啊。”
“坤元啊,我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你为什么不能够理解啊。”
“孩儿知道父亲的意思,但孩儿是不能够这样做的,祖宗定下的规矩,一定是要遵守的,今日孩儿要是在二哥的前面上香了,说不定祖宗会责怪孩儿,不知道规矩的。”
“我知道你是这么想的,你能够如此的宽宏,我很欣慰,但我也是知道的,天然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不要说天然,天浩都不一定有出息的,苏家延续一百多年了,一直都是商贾之家,我不甘心啊,就说这雷文彤,虽然设计陷害,可我也没有办法,雷文彤的侄子,毕竟是举人,雷家是有功名的,我能够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们算计。”
“父亲,这笔帐,孩儿已经记下了,孩儿一定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的。”
苏化文叹了一口气,站起来了,看了看苏天成,走出了书房。
午时,刘仲基到府里来了。
刘仲基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估计也是知道,苏化文和王氏都回来了。
刘大华毕竟是平阳府吏房的典吏,所以说,刘仲基的身份,也是有所不同的。
按照大明开国初期的规定,吏员原则上是不允许参加科举的,但正德年间,这一规矩有所改变了,凡是有着不错政绩的吏员,经过县衙、府衙或者是布政使司衙门的推荐,可以参加乡试,同样可以谋求功名。
至于说衙役,情况还是那样,衙役分为两种,民壮、库丁、铺兵为良民,皂、快、捕、忤、禁卒、门子为贱民。其中捕役的社会地位是最为低贱的,几乎被当作了准罪犯。
衙役的身份卑贱,如果说成为了各级衙门的衙役,那是要记入档案的,不仅仅是本人,子女都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说,有钱人家、士绅阶层,是绝对不允许自家的子弟,成为衙役的。
刘仲基来拜访,苏天成有些奇怪,按说刘仲基隐隐知道苏家的情况,为什么来拜访了。
刘仲基是生员,加之有着一定的背景,所以说,苏化文也出来了。
刘仲基恭恭敬敬的给苏化文行礼了,这令苏化文有些吃惊。
“刘公子如此的大礼,我可不敢承受啊。”
“叔父万万不要这么说,晚辈今日到府里来,是有好消息的,而且是关于苏兄的。”
坐在一边的苏天成,也有些奇怪了,盯着刘仲基,这都要过年了,能够有什么好消息啊,难不成是想着让自己到衙门去做事情吗。
“苏兄的所作所为,受到了知府大人的夸奖了,晚辈也是听到父亲大人说到的,苏兄再次给佃户分发粮食、精盐、肉食,替官府分忧了啊。”
苏天成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刘仲基,这算是什么好消息。
苏天成无所谓,可苏化文却激动了,苏家受到了知府大人的注意,这肯定是好消息的,不说其他的,就算是雷文彤,听到这样的消息,也是要有所顾忌的。
王氏和苏天然很快也知道了,苏天然有些嫉妒,觉得苏天成在家里翻身了,影响到了自己的权威,王氏却从中间,嗅到了一丝的不对,看样子,苏家今后有出息的,说不定真的是这个苏天成了。女人的感觉,都是很灵敏的,王氏隐隐觉得,苏家可能真的要发生重大的变化了。
午饭,刘仲基自然是在苏府吃的,这一次,苏天然也陪着喝酒了。
苏天成看出来了,刘仲基对待苏天然,有着应付的态度,似乎一点都不在意。
这更加的令他相信,刘仲基受到了他父亲刘大华的影响,看人的时候,是看发展前景的,而不是在乎你是不是身份特别的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