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张凤翼的贪心(1 / 2)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1561 字 3个月前

张凤翼的自我感觉很是良好,这一次出任辽东经略,很快就能够和满蒙军队交战,而且还是在充分预计到满蒙军队行踪的情况之下,当然,他也有不放心的地方,那就是后金是不是会发动这样的一次袭击,会派遣多少的军士,偷袭的规模如何。

不管怎么说,他已经赶到了昌平府,这裏距离京师不是很远,走官道不过一百多里地,也就是一天的时间,还不需要很急的赶路。

大同边军已经接到了命令,总兵王朴带着五千军士,星夜兼程赶往居庸关,至于说山海关方向,张凤翼认为,不需要调遣那么多的军士,后金既然是做做样子,也不会怎么大举进攻的,最多就是摆摆威风罢了。

昌平府巡检司的军士,早就接到了命令,延庆衞、延庆左衞的一万多军士,开赴昌平府,统一接受调遣,设伏的地点都选好了,距离昌平府城三十余里的地方,那里的地势险要,山峰林立,官道穿行于大山之间,若是能够发动突袭,效果一定不错的。

此外,张凤翼还有两个得力助手,原兵部右侍郎、现任辽东巡抚的卢象升和原福建巡抚、现任兵部左侍郎的熊灿。

卢象升在兵部的时候,深得张凤翼的信任,这一次,张凤翼离开兵部,出任辽东经略,来没有想着带走卢象升,可新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与卢象升之间的关系一般,杨嗣昌刚刚上任,就在某些见解方面,与卢象升不和,见到这种情况。张凤翼索性上奏皇上,举荐卢象升出任辽东巡抚,和自己一起去抗击后金。

辽东经略和辽东巡抚,两个职位应该是互相制约的,从大明朝重轻武的意义上来说。辽东巡抚的职权还要大一些的,但这些年以来,抗击后金屡屡失利,对付后金军事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辽东经略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辽东巡抚。

至于说福建巡抚熊灿,是杨嗣昌举荐的。

熊灿已经调到了兵部,出任右侍郎,这次跟随张凤翼,实际上是代表兵部督战的。

按说这次征战,兵部督师应该是右侍郎徐尔一的。不过徐尔一是苏天成的恩师,因为苏天成率领江宁营,接连取得征战的胜利,徐尔一自然水涨船高,在兵部的地位十分牢固,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之后,很是倚重徐尔一。

徐尔一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出任兵部尚书,都是兢兢业业,尽最大能力做事情,这当然得到杨嗣昌的赏识,同时,通过徐尔一,也能够改善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所以说督师的事情,落到了刚刚升任兵部左侍郎的熊灿的身上了。

张凤翼自然是信任卢象升。

卢象升的事。他是清楚的,有勇有谋。

大明朝的重要武将,几乎都是官兼任的,譬如说辽东经略、蓟辽督师、三边总督都职务,担任这些职务的官。必须是进士出身,一直到了崇祯十四年之后,大明朝的局势危若累卵,这才开始启用武将,担任重要职务。

进士出身的官,年轻的时候,都是写八股的,不一定要具备全面的军事素质,甚至是不具备多少的军事素质,这样的官,骤然派去担任重要的军事指挥官,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指挥作战,不过有着雄厚的知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大都是能够胜任的。

明朝很多着名的将领,也是官出身的。

卢象升就是其中的代表,少年读书的时候,卢象升不仅仅读儒家的四书五经,也研习兵书,练习武艺,这让他奠定了很好的军事素养。

卢象升是坚持抗击后金的,决不允许投降议和现象,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卢象升与杨嗣昌之间,产生了直接的矛盾,杨嗣昌的意见,与后金议和,全力对付流寇,待到剿灭流寇、稳定内部之后,全力抗击后金,这样的先例是不少的,当年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也曾经采用过这样的策略。可卢象升的认识不同,特别是在后金建国之后,卢象升认为,后金的策略完全发生改变,他们不会满足于居安一隅,图谋的是大明的天下,若是在以前,后金疯狂劫掠的阶段,议和这等事情,还可以提及,但现在不行了,后金会在议和的时候,提出来诸多的要求,有些甚至是朝廷无法答覆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张凤翼更加的信任卢象升,他认为,在抗击后金的事情上面,卢象升是会倾尽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