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听着弘治皇帝的话,有人露出笑容,有人则是皱起了眉头,还有人则是默默点头。
今日之大明,确实是和历朝历代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广袤的版图,成百上千的部族,上亿的庞大人口,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藩国,这一切都是以前历朝历代都未有的。
真的再和以前一样,那整个大明就要乱套了。
偏远地区的疆土必然会闹分裂,大量的外敌会觊觎大明的富饶和财富,肆意的侵略你,国内的部族会不断的闹事,烽火四起,战火连绵。
什么都祖制、祖制的,朱元璋虽然牛叉,但是也绝对不会想到大明会有今日之局面,他当时定下来的那些东西难道就真的能够适应现在的需求?
“陛下圣明~”
“今日之大明正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发展日新月异,时移势迁,我朝廷之策也应随时而变,不断适应我大明之变化,巩固我大明的统一,促进我大明的繁荣昌盛。”
张懋首先站出来表态,他也是改革派的受益者。
以前的张懋,虽然是勋贵集团的代表,不过在朝堂之上却是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主要的工作就是祭祖,除此之外,每次朝会那都是眼观鼻鼻观心。
但自从军制改革之后就不一样了,他是五军都督府都督,替天子掌管天下兵事,可以说是手握重拳,并且在朝堂之上也是越来越有话语权了。
“陛下圣明~”
“我大明正面临千古未有之局面,朝廷之策,国家之政都应为巩固我大明之统一,促进网大明之繁荣昌盛服务。”
“祖先制定的制度,其根本还是为了我大明的繁荣昌盛,后辈子孙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适当的改变也是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从本质上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遵循了祖制。”
“一味的强调祖制,却是看不到大明的变化,用旧有的制度限制我大明的繁荣昌盛,这才是真正的违背祖制,违背祖先制定规矩的本意。”
李东阳跟着站出来表态了。
祖制、祖制,并不是要你一言一行都按照老祖宗定下来的去做,而是要明白祖制的根本是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
只有遵守了祖先最根本的意思才是遵循祖制,而不是形而上学。
“陛下圣明~”
汜减 汜。刘健、谢迁、佀钟、王鏊等内阁阁老、尚书也是纷纷的表面自己的态度。
弘治皇帝都表态了,你要是跟弘治皇帝反着来,以后绝对没有好日子过,更何况,他们也清楚的知道现在大明所面临的情况和局势。
再用以前的祖制,大明能够维持住现在的繁荣昌盛吗?
别的不说,要是再恢复以前的军户制,估计着现在大明的百万大军就会直接反了,这些军人可绝对不想再回到以前拿着破落军户的境地。
“陛下圣明~”
&#29306&#22914&#32&#55&#53&#122&#119&#111&#114&#103&#46&#99&#111&#109&#32&#29306&#22914&#12290支持刘晋、支持实干派和改革派的官员也是齐声的喊道。
只留下焦芳、张彩等顽固派、守旧派的官员,一个个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其他大臣的呼喊,又不得不跟着喊起来。
“想要扳倒刘晋实在是太难了。”
焦芳心里面无奈的感叹一声。
原本想要接着这个机会试试看能不能扳倒刘晋,这样说不定自己就有更进一步的可能,顺带着还可以再重新考下这一次的会试,这样自己的儿子就有了高中的可能。
可是即便是刘晋随意的改了科举考试策问的出题,即便是朝中上下弹劾刘晋的奏疏犹如漫天飞舞的雪花。
即便是张彩极力的攻击、诽谤刘晋,可是依然撼动不了刘晋的地位。
弘治皇帝对刘晋实在是太信任了。
“不对,不仅仅只是信任如此简单,而是因为刘晋确实是给弘治皇帝做了很多的事情,给大明带来了诸多翻天覆地的巨变。”
“所以他才能够如此迅速的升迁,又简在帝心。”
焦芳内心之中急速的思索着,很快就想清楚了一件事情。
刘晋的地位之所以稳固,这不仅仅只是因为弘治皇帝信任刘晋,而是因为刘晋确实是有才能够,大明能有今日之局面,刘晋的功劳是最大的。
“难道我儿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焦芳心中无奈的感叹一声,扳倒刘晋太难了,这科举考试恐怕是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了,天子肯不会再重考的,自己儿子多半是落榜了。
想一想自己儿子焦黄中,如果错过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下一次就要三年之后了,到时候都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
而自己这一次得罪了刘晋,又让弘治皇帝不喜欢的话,恐怕也是没有办法在朝堂之上呆多久了,到时候想要再给儿子铺路都迟了。
至于张彩,此时此刻已经面无血色,没有丝毫的神情。
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来扳倒刘晋,原以为会有大量人支持自己,到时候只要群臣群起而攻之,纵然刘晋根深蒂固,也是要轰然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