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先生说的话,本是宋代大儒张横渠(张载)之言,不过张横渠说这名言纯属是蛤蟆张嘴,口气很大,却有姿势没实际,毕竟他没做过执政,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
“你觉得怎么说呢?”刘之凤缓缓地道。
“为天地立心……你没看到路上的标语吗?叫做劳动改变生活,还有勤劳致富,遵守道德和法律!
为生民立命……东南府的民众租地只交二成收获,民众生活很好,甚至还有什么最低工资!
为往圣继绝学……东南府的简体字很好学好用,虽说与繁体字有差异,而且他也不歧视繁体字,简繁并用,但懂得字的人越来越多,算得上是为往圣继绝学。
至于为万世开太平……我有种预感,他会是‘中国’汉人的未来!”锺先生指出道。
“先生你这是曲解!”刘之凤觉得自己不敢苟同。
锺先生不与他争辩,只说道:“拭目以待吧!”
……
锺先生于三天后离开了台湾,带着刘之凤的奏折回大明。
这三天中,刘之凤走过了东南府不少的地方,发现颜陈两人所言非虚。
民间欣欣向荣,农田水利发达,水渠众多,无惧大旱。
百姓勤奋地耕种和工作,创造的财富惊人地多。
到得晚上,他们开始玩起了吹拉弹唱,民间音乐舞蹈盛行。
尤可虑的是东南府孩童入学率之高,实冠于大明天下。
当民间孩童从小为父母帮工的时候,东南府的孩童却一个个背上书包上学去。
在每间学堂醒目位置立有颜常武的大幅戎装像,潜移默化,假以时日,他将在新一代的心裏生根!
他们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有国学、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学。
更为离谱的是东南府的小孩子从小就开始军训,在现时的台湾小学里真正的出现了!
高年级的小学生背着火枪军训,当刘之凤看着学生们熟练地装填火药,瞄准开火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东南府小学有一年级升上去的小学生,也招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小学生直接就读高年级)
而且小学生毕业前务必做到五项达标:一百米跑、三千米跑、一千米游泳、推铅球和跳远,实在是非同小可!
用刘之凤的话认为是“打下了东南府穷兵黩武的基础!”
看得越多,刘之凤动摇了,他觉得锺先生说得有理,但越是有理,他就越是悲观,认为自己将会有负皇命,无法让台湾归心大明!
他写给皇帝的奏折将东南府的实力描述一番后,表示自己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
一周后,台湾府衙开门,当天非常的热闹,颜常武亲自率东南府行政大员们到贺,送上花篮,给足面子。
第二天台湾府衙就变得门可罗雀……东南府民众都知道这裏说了不算,颜常武知道皇帝要派官员来,那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来没问题,东南府无任欢迎,表示对朝廷恭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