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众人散去,朱慈烺询问起曾佩珊和马三妹。
“珊妹妹,蒸汽机厂办得怎么样了?”
“我们竖了两座练钢炉,一个大的是顶吹,是用矿石,一个小的,是用生铁,现在这两座炉子都能出钢水了。我们已经制出了十台蒸汽机,南京这地方就是好,很多东西都能买到,工匠也多,可以紧我挑。但我给的月奉也高。然后我们又用新制的蒸汽机,做了一些机床,打铁机、镗床、铣床、钻孔机、鼓风机、碾磨机等等。我们需要用到的机床,都是按你的意思用生铁铸造的床身,这是从外面订制的,好贵的,但贵的值,我们现在工作效率高多了。我们能生产滚柱轴承了。是不是很厉害?滚珠轴承难弄,钢珠难加工。”
朱慈烺会意地一笑,小丫头显摆的目的是想要表扬,这没有什么,人之常情嘛,女人、特别小女孩是需要哄的。
“厉害,很厉害,先用着滚柱的吧,总会有其他工匠们想出办法、生产更多更好的钢珠的。”
钢珠的生产,说复杂确实复杂,说简单吧也不简单,依照大明现有的生产条件,想要大规模量产,确实是有难度,所以,朱慈烺期待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能工巧匠加入科研行列,还是让他们自己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吧。
曾佩珊接着说,“李宝其把你画的抽水机各个零部件,送来了五套,但是我发现那个叶轮总是不老实乱摆动、有时候还有声音。”
哦,这是肯定会出现的,莫说以大明现在的工艺,叶轮的精度不可能达到极高水平,就是后世批量配件也会出现这个问题,这需要做“叶轮静平衡校验”。
朱慈烺说,“珊妹妹,这个是因为叶轮各部位的重量不均匀造成的,你叫工匠师傅这样做,在没装配之前,把叶轮放到一个同样粗细的钢轴上,让叶轮自由转动,若叶轮质量不平衡,较重的一侧总是自动地转到下面,然后在叶轮偏重的一侧做好标记,用锉刀锉锉。然后,再转动,再在最下面的那一侧做个标记,用粉笔点个白点就行,再锉锉,直至叶轮能在任意位置都可停住为止。”
“啊,这么简单?”
“是简单,但是比较烦锁,需要不断地测试。”
“那不要紧,他们有的是耐心,你不知道,当新招来的工匠第一次看到蒸汽机时,那眼珠子瞪得都好大,立马把本姑娘当做神仙!咯~~咯~~~。”
喵呜,你不是简单的神仙,你还是我大明第一个女高级研究员神仙!
……
马三妹与曾佩珊,也走了。
“上书房”只有朱慈烺还在想着事,他还在想着铁甲舰的雏形,船板外面蒙上钢铁装甲,而要上装甲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焊接,但以大明的工业现状发展水平,上焊接显然太难、太难,只有不可避免地用铆钉,但是,用铆钉在舰船冲撞时就会脱落,怎么解决呢?
想了半天,他想通了,是自己的思想有了误区,上了装甲,意味着已全面进入火器时代,装甲就是因为木制船板抵御不了大炮的轰击而出现的,都到了火器时代了,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或者冷热兵器混合的时代,哪里还有什么用舰去撞沉敌舰啊,那是拼命的时候,才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