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沪宁高速公路五(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大人。这种四轮马车,是不是也是皇家出产?怎么卖的?”

“是,800两。”

“800两,这么便宜?”

“是便宜,但不包括马。马自己买,也可以用骡子。”

……

当夜幕降临,第一天过去,大明出现的第一条水泥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在中土神州的历史上,这种东西从来没有出现过,而这种里程碑式的东西也发挥出了它巨大的能量,无数大大小小的乡绅大族纷纷吸引了进来,将自己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了其中。

而朱慈烺也毫不吝啬,直接将水泥路未来建成之后的过境税,开放给了众人。另外,朱慈烺还建立起了一个特殊的“乡绅道路联盟”,并且和联盟签订协议,将生产水泥的配方贡献给了联盟,收益均沾。

联盟负责监督水泥的配方,绝对不能让生产水泥的配方流落到中土以外的地方。 朱慈烺才不担心,全大明水泥产量上来,皇家的水泥厂就赚不到钱了,后世几乎县县都有水泥厂,也没见哪家就关门。水泥这东西,在生活中用量太大了,产量上升、价格肯定下降,但是用量也会大涨,仍然是不愁销量的,况且自己就是搞工业的,自家的水泥成本若不是最低的,那自己还混个屁呀?

朱慈烺的“慷慨”获得道路联盟的热情回应,拿到配方之后,联盟的各个乡绅大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石灰、粘土、沙、石、毛竹,甚至还有少量的铁条、钢筋,数以百万吨计,全部投入到了从南京到上海的建设当中。

而朱慈烺让各个乡绅大族投入进来的好处也由此显现,第一天就有八万多工人,投入到了建设当中,第二天则直接增加到了十八万,第三天则直接增加到了三十六万……最后整条“京沪国道”上,聚集了多达五十多万的工人。

如此,便使得筑路进度大增,一段段青白色的水泥路,以惊人的速度在京沪之间修建出来——这就是朱慈烺开放水泥路,让各个世家参与进来的效果。

有了这个好例子,朱慈烺就在想:这个好案例,也可以在浦口至北京的水泥路上进行复制,甚至以后的建造铁路仍然可以如此复制,那么我大明工业化进程不也猛然得以提速了?

……

再说朱慈烺回到了大功坊上书房,坐在办公桌前低头寻思,龙江船厂这边经过大半年的建设没想到竟然能发展出这么多家的工厂来,下一步随着军械学院天才学子们各种新发明的不断地出现,估计将会开办越来越多的新工厂,龙江这边已经不用想了,从狮子山至三叉河布满了工厂,现在工厂已经明显感到拥挤,看来需要再辟新工业园区了。

那么新工业园区地址选择哪里呢?江宁、城东长江边?

他去看南京城区及周边地图,看了半天,他仍然选择了与龙江一样,放在长江边,那只有城东了——西从上元始,东到龙潭,南到钟山南侧、华山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