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中,自隆庆开关后,明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大明的诸多海船按照国际标准,也在桅杆上悬挂一面旗帜以区别尼德兰、葡萄牙等国船只,成为事实上的中国国旗,也就是日月旗。
实则不然,并无任何证据证明明朝商船使用了这种日月旗,网传近年从南洋打捞上来的明代船只发现过这种旗帜,现实中也并没有任何的考古实物展出。再者都几百年过去了,用什么样材料造的旗帜能在海底不腐烂?不是说瞎话吗!
也就是说,大明全国并无一个统一的国旗。
前段时间,朱慈烺和几个内阁大臣为制定国旗,参考了大明迄今为止用过的所有旗帜,主要以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为主。
他发现了一个惊奇的现象,五色旗,龙旗,太阳旗,太极旗等等,竟然都是明朝原创!
民间船只,多悬挂黄底红日旗,跟后世的日本国旗类似……(你可以去历史博物馆看明朝画作中,都是这种黄底红日旗),还有太极旗,竟是一些明军的中军坐纛旗!
武英殿中,就摆放着一面长三米、高二米的新制大明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
这面国旗称为四星金日旗,旗帜通体红色,中间是一轮黄色金日,射出十二道光芒,金日下面是四颗黄色的五角金星。
旗帜的红色,象征大明属于火德,亦指统治大明的朱姓皇族。
金日代表大明,位于旗帜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国位于四方之中之意。金日的颜色是黄色,又代表着汉人的肤色,象征着大明是汉族人建立和统治的国家,黄色位于中央,意指大明将汉族的利益视为核心利益。
金日的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表示大明光辉时刻都在普照万方。
金日下的四颗五角金星,象征着四方,即“际天极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规范。
为何是五角金星?因为五角星代表着胜利,同时在东方文明的阴阳五行里面,五行相生相克的连线刚好是五角星。
“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出自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在福建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刻碑文,为《天妃之神灵应记》。
上曰:“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
大意是:从天的顶端到地的极地,没有不以臣、妾之礼归顺我大明的!
这句话说的就很霸气了,彰显了大明的强盛,颇有一些“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味道。
国旗定下后,军旗肯定也要统一规定了。
以往明军的军旗多而繁杂,什么飞虎,玄龟,老牛等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有。直到忠义军打出了威风,朱慈烺一系的武将才统一使用龙旗作为军旗,以示从从龙之功。
朱慈烺命人展开旗帜,指着上面的龙形图案道:“龙旗是一种军魂,他代表着全军将士的英勇,百战百胜的气势!”
“朕决定,各军统一使用龙旗作为军旗!”看着旗帜,各将喜不自胜。
很多将领是从忠义军中出来的,当年的敌人闻风丧胆,看见龙旗就跑的远远的,龙旗的气势和精神已经深入各将的骨髓。有些人真担心天子下旨,只准让天子三军的忠义军使用龙旗,不让别的军队使用。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了。
大明的军队虽统一使用龙旗,但各军旗帜有着明显的区别,绸边颜色尽皆不同。龙旗的绸边是通体血红,代表着忠义军的军旗。龙旗的绸边是黑色,代表着龙骑军的军旗,龙旗的绸边是橙色,代表着虎卫军的军旗,龙旗的绸边是蓝色,代表着大明皇家海军;此外还有白色绸边,青色绸边,紫色绸边。
……
此外,各军下面的师、旅、团各级单位的龙旗也有区别。除了杆高不同,他们旗帜的大小不一样,单位大的,旗中相应的青龙图案则大些,且没有号带。
比如团旗,杆高一丈一尺,带缨头。旅旗,杆高一丈三尺,带缨头。师旗,杆高一丈五尺,缨头珠络雉尾。
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旗帜,其旗色、旗幅大小、旗杆长短和装饰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同时也反映其文化。
军旗没有兵器刚强锋利,也没有甲胄避锐护体,但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民族尊严的代表,是军队灵魂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旗的精神内核不仅没有像冷兵器一样更新换代,反而继续发扬光大,激励着军队不断走向胜利。
朱慈烺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将领,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表情严肃道:“朕希望,将来的这些龙旗,能跟着你们,飘扬在四海之上,世界各地!”
殿内一阵整齐拜倒,诸将齐声吼道:“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明开疆拓土!”
众将齐喝三声,声震殿宇,朱慈烺负手而立,信心满满。
在他身边,朱兹烔与朱和坤也动容了,小小的心灵在这种氛围中,渐渐的萌发出想要为帝国开疆拓土的欲望。
朱慈烺看着这两个小子,心里犯了难,这两小子,到底让谁学“毛概”呢?
……
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