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吴家娘子看见大儿子回来了,又开始在大儿子面前数落吴又可了:“儿子,你说你爹有什么用。就是一个窝囊废,整天就知道琢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能有什么用处。”
吴又可知道自己对不起娘子,娘子以前虽说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家里也有二三十亩良田日子过的还算不错。自从跟了他以后过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每次听到娘子的数落只是默默听着,也不去反驳。
但是娘子在儿子面前数落他就不行了,倒不是吴又可觉得在儿子面前没有面子,而是担心长子对医术产生厌恶。
吴又可转过身子,郑重的说了一句话:“可救万民。”
娘子看着他也说了一句话:“先买一缸米。”
父亲和娘亲的斗嘴,吴素一天都能听到十几遍,父亲可以让很多朝廷高官哑口无言的大义凛然,却被一句家长里短堵的说不出话来,忍不住笑了。
吴素乐呵呵的笑完,赶紧帮父亲打了一个圆场:“父亲,母亲,孩儿考上军械学院了。孩儿拿不定主意,就跑回家询问爹娘的意思。”
吴素说完这句话先去看了父亲的反应,考上军械学院,自己就成了天子门生,吴家可以说从此就能飞黄腾达了。但是,他这句话却没能让吴又可露出半点别的情绪,转过身子继续在那盯着瓶瓶罐罐。一分银子能够买上一大堆的瓶瓶罐罐,俨然比天子门生还要重要。
吴素早就猜到父亲会是这样的反应,这也是吴素最敬佩父亲的地方,也是吴素能够在大明皇帝面前还能保持镇定的原因。吴素有一点想不通的是,娘亲怎么也是一点反应都没有,转头一看,娘亲早就不在院子里了,已经跑进屋里了。
吴素种刚想走近屋子里看看娘亲是怎么了,娘亲就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银钗。
娘亲直接塞到了吴素手里,絮絮叨叨的说道:“虽然咱家穷,但也不能失了礼数。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个银钗你拿去,该买的束脩一定要买,咱们人穷但志不短。”
吴素看到这个银钗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娘亲的父亲临终前留给娘亲唯一的东西了,也是娘亲唯一的念想了。每次想家了便拿出来看一看,没想到今天为了吴素的上学,居然让他拿去当铺换银子买束脩。
院子东南角,吴又可蓦地僵在了原地。
就在妻子拿出银钗絮絮叨叨说了一番话后,吴又可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没用,吴又可转过身子,愧疚的说道:“是为夫没用。”
本以为娘子会感动的落泪,但是娘子的反应让吴又可差点笑出来。
娘子直接叉着腰说了一句:“你也知道。”说完这句话娘子又怕伤了吴又可的心,赶紧又补了几句:“你说你学这个医术有什么用,你的那些同窗现在哪一个不是在县衙里做了官。就算是学医术也行,那你天天琢磨这个乱七八糟的东西作甚,不当吃不当喝,咱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苦了。
你说你琢磨的这个东西要是能赚不求多三两银子,老娘给你天天端茶倒水小心伺候你琢磨这些破烂。现在别说赚来银子了,这些破烂每年还要花上不少的银子,你哪天把老娘气死了你就高兴了。”
“谁说没用。”这时,半掩着的大门被人推开了,走进来一位相貌俊朗、身穿道袍的贵公子。
看到此人,吴又可可猜不透这人是谁,明代皇帝的便服,就款式、形制而言,和一般士庶男子并没有太大区别。比较常见的便服样式有曳撒、贴里、道袍、直身、氅衣、披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