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都有喜了(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范.迪门对汉斯.普特斯曼这个大明伯爵的话当然是将信将疑的。

这家伙现在是“新大明人”了,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大明皇帝效忠了。

在巴达维亚的时候还挖了东印度公司的墙角,为大明皇帝雇了超过100名西方水手,现在跟随在布鲁克.哈文号屁股后面的一艘差不多吨位的武装盖伦船“平海伯”号,就是汉斯.普特斯曼为大明海军购买的训练船,船上的水手就是汉斯.普特斯曼从东印度公司挖来的人!

这家伙已经成为了我大明的大忠臣了,是我大明皇帝的铁杆。如果不是这个“新大明人”带到巴达维亚去的合作条件太吸引人,范.迪门早就把汉斯.普特斯曼给关起来了。

范.迪门和汉斯.普特斯曼说话的时候,他们俩乘坐的布鲁克.哈文号已经通过了吴淞口,进入了吴淞江。

所以范.迪门也看见了吴淞炮台和宝山炮台面向陆地的样子——

果然是两座棱堡,看上去非常坚固,强攻看来是不可能的!

(铁丝网在平时是不拉的,免得被人看了去,只有面临敌人进攻的可能时,才会拉上铁丝网,所以,此时的范.迪门是看不到的。

这也是多尔衮和阿济格先前不知道大明又有了守城新神器——铁丝网的原因。)

吴淞江口内,位于吴淞炮台附近,就是上海市舶司管理的江海关码头。所有入境的商船,都必须去那里丈量船身缴纳船税,验看贸易许可状——

现在的明朝没有海关税,但是获得贸易许可状的商船必须每年上缴一批大米(约150吨、大明闹粮荒呀)。

而各国商船每次进入商埠港口时,市舶司都可以根据船身收一笔船税。船税怎么收取,都由各市舶司自行决定,朝廷不管,所得也不必上缴朝廷,而是用来维持市舶司和海军的几支舰队的花费。

另外,大明的商船可以在没有贸易许可状的情况下出入大明的商埠港口,但是理论上不能进行远洋贸易,同时对船只的尺寸也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而且也不许前往日本国和马六甲以西进行贸易。

在布鲁克.哈文号靠上市舶司码头的时候,汉斯.普特斯曼这个大明伯爵就带着自己的官凭和铁卷,又领着几个随从下船去和市舶司的官员交涉了。

才去没一会儿,这家伙就一脸兴奋的飞奔上船,还一头撞进了范.迪门所在的舱室:“总督阁下,好消息!我大明帝国已经和大蒙古国结成了共君联盟!我大明皇帝,现在兼任了蒙古大汗——我大明皇帝征服了蒙古!

我还听说,前几天我大明皇帝去了北京西北边的一个边境小城,把大清皇帝打了个半死,这下您总该相信我大明皇帝陛下的军事能力了吧?”

蒙古大汗在欧洲的人气,可不是大明皇帝能比的——

人家祖上牛逼啊!把东欧和中东祸害的不成样子,还打断了基督徒的死对头天方教徒的脊梁,欧洲人管他们叫上帝之鞭。

现在,将和范.迪门总督谈判的,可不再是温文尔雅的大明皇帝了,而是一位拿着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

范.迪门你得小心一点,免得挨揍!

大明皇帝可是喜欢玩鞭刑的!

范.大门斜着眼瞅着普特斯曼,你听听普特斯曼这家伙现在说话的口气,一口一个‘我大明’,俨然自视自己是“新大明人”了,并且还是相当地自豪。

看着他的得瑟劲,范.大门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觉得自己打不过他,早就给他一个左勾拳加一个大摆腿,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