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攫取世界货币发行权的第一步!
这种事情别想一蹴而就,必须得一步步来,而第一步当然是建立一个有公信力的标准货币了!
明两,是什么两?
要想说清楚“明两”,得先搞明白大明现在的货币。
先说“一两银”。
“一两银”是一种重一两,含银约九成的机制银币,并不是大明户部发行的,而是由户部委托海商、盐商、工行、农行,四大银行发行的,实际就是相当于上文说的“一两”龙币。
除了“一两银”外,还有一种“半两银”,同样也是四大行发行的机制银币。
另外,四大行还受户部委托铸造制钱,制钱一面有“洪兴通宝”的字样,另一面则是铸造行的名号。
当然了,由户部委托商行铸造银币、制钱,并不是准许民间私铸,而是让大明最有实力,也是最先进,最高效的四家“皇有银行”分润一点铸币的利益,同时承担一大堆由于铸币而引起的麻烦——铸币当然麻烦,各种伪造,各种私铸,各种破坏(刮下一点银子),层出不穷,根本没办法禁止!
所以由四大行机制的制钱(铜钱)是户部承认的法定货币,可是“一两银”和“半两银”却不是法定货币,法定的货币是“银行两”,也就是纯度在九成以上的白银,以“两”为计算单位。
不过这些“银行两”不会铸造成一个个大号银锭送到户部库房藏起来,而是存在四大行的户部帐号上的银子。而银行两和一两银银币的兑换价格,则会根据一两银的含银量决定,目前固定在一比一。
这样的安排看起来好像有点多余,直接由户部发行银币不更方便?
但是,朱大皇帝很清楚大明官僚的操守和效率
如果把铸造银币的差事交给他们,说不定铸着铸着,银子就没有了!
而且户部发行的银币掺了假,也没什么人敢质疑,而且以四大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系统,也没有消除私铸和掺假货币的动力,说不定还会加入私铸银币的队伍当中。
所以朱慈烺干脆把铸币权发包,再根据铸币量收取铸币税,同时也把维护银币市场的责任推给了四大银行和与之关联的小银行、钱庄、当铺等金融机构。
在大明的金融体系中,皇家银行是电路上的总闸刀,四大银行就是分闸刀,控制着下面一堆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量和息口。
所以四大银行可以很容易的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将私铸、伪造、破损的银币隔绝在金融体系之外——这些银币只能根据重量和纯度由四大行折价回收,而不能存入银行、钱庄,成为基础货币。
这些“一两银”、“半两银”在明朝的工商业活动中,只是充当大额现金。
而真正的大买卖,还是要用“票据”的,而所有的“票据”,都是以“银行两”为单位的。
另外,大明官府所取的税收、田租中的现金部分,也是以“银行两”计算的,所以纳税人必须将相应的银币、白银、制钱存入银行和钱庄,换取票据,再交给税官。
在整个纳税过程中,税官(军田司)是看不到银子和铜钱的
而使用“银行两”作为货币单位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容易建立起一个国际通行的货币体系。
哪怕是西班牙这个正准备和大明天朝打仗的西方帝国主义,也不可能不承认“银两”啊!
只要大家都承认银两,那么大明天朝就能利用自己的经济规模优势和金融体系的高效、完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体系!
“那么,一个半月之后,等第二舰队支队回来,他们将要去欧洲,这一个半月你准备好人手,到时就跟着舰队走吧,安东尼总督也去,他是陪同我们使团访欧的。”
“诺。”
“那么明天早晨,你要来的早一点,到龙江关的炮艇上与四国使团聊聊,把他们都拉进来。否则这个银行也办不成。”
“微臣明白。”
“那行,你与安东尼总督单独聊聊吧,明天你俩唱双簧。”
“诺。”
……
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