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银行业啊!
除了放贷还可以吸储,还可以发行债券,还可以从事汇款和货币兑换.甚至还可以发行银行券(纸币),而且还有通过乘数效应创造货币的金手指。
能让大明的银行开到欧洲,而且一上来就当了法兰西和英格兰这两个欧洲一等列强的债主,那是多大的信用?
而且借给英法两国的银子也不会都打水漂——那可是借给国家的钱啊!
虽然乱花钱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很有可能会当老赖,但是也不至于一毛钱不还,最多就是只还利息不还本。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他还能当欧洲的太阳王,只要法兰西还能在一段时间内引领欧洲潮流,这笔买卖就亏不了!
至于借给英格兰共和国的钱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查理二世上了台也不敢赖账.
这可是英格兰的国家信用!
而且英格兰和荷兰的仗还没完呢,怎么都不至于为了两三百万把大明往荷兰那里推,大明也是可以考虑出雇佣军帮助荷兰打仗,荷兰掏钱就是了。
再说了,英格兰也有钱,不缺这两三百万两白银。
所以这绝对是一笔好买卖!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慈烺和法国使臣、英国使臣达成的叫“贷款意向”.不是真的把银子给出去了!
后世金融圈里面用各种“意向”骗人的还少吗?
所以朱皇帝现在根本不和法国人、英国人讨价还价,你们要借多少都一句话——本皇帝有意向,但是皇帝不负责放贷,借贷得去找银行。
而大明的银行又不能把分行开到欧洲,因为分行是会把风险溢出到总行的。
如今的通讯条件下,隔着半个地球不能开分行,根本控制不了风险,所以只能在欧洲开办一个明资股份制银行。
这个银行开倒了,也就是亏几百万的本金.
而开办一个新的银行,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办妥的,所以路易十四和克伦威尔得有点耐心,慢慢等着。
不过在他们拿到银子之前,这家大明的股份制银行就会因为向英法两国放贷而名声大震.
那么好的买卖,这帮资本主义大明的高级官员居然还愁眉苦脸的,你们都不懂行啊!
还好,在场的大明高官并不是人人都皱眉头的,还有两个笑嘻嘻的。
朱皇帝这时发现郑芝龙、罗大公就笑呵呵的好像捡了钱一样——终于多了一个懂行的了!
朱皇帝心说:朕提拔罗大公当商务部尚书,可没看错人。
而郑芝龙早就接受过了朱大皇帝的“金融知识”科普了,所以,他明白朱大皇帝又开始玩国际金融了。
“罗大公,”朱慈烺看着满脸堆笑的罗大公发问了,“接下去该讨论什么?”
“陛下,接下去要讨论美洲问题了。”罗大公道。
朱慈烺点点头,“其实我国很久很久以前,就在美洲西北角开辟了殖民地,称为新洲都护府。”
什么?你们很久很久以前就在美洲开辟殖民地了?
很久很久以前,到底是什么时候?
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早吗?
朱慈烺的话被翻译成法语后,柯克贝尔和马维尔(他是有文化的大诗人,当然懂法语了)都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