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高怀远力主北伐李全,虽然在高怀远强势坚持之下以及赵昀的支持之下得以成行,但是朝中一些官员对于高怀远这次北伐并不看好,还是有许多人持有反对意见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虽然李全有不对之处,但是毕竟李全现在还是归附于宋廷的,如此大动干戈,恐怕会离分了京东一带北方义军的人心,加上高怀远这次只带了区区数万兵马,却想要征服整个京东,有人说高怀远是夜郎自大,也有人暗地里说高怀远这是自寻死路,更有人上书弹劾高怀远这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空耗国力。总之朝中说什么的都有,赵昀在送走高怀远之后,被朝中这些官员搞得有些不厌其烦,幸好高怀远这次北伐,还是取得了真德秀等大臣们的支持的,故此朝中始终还有力挺高怀远的力量,特别是谏官系统之中,是由纪先成把持,纪先成是决不允许有人给高怀远这次北伐拖后腿的。于是在纪先成的受益下,谏院之中的一些谏官,特别是梁成大这样的人,此时受高怀远挟持,更是不遗余力的大力弹劾那些试图攻讦高怀远的官员,从高怀远出兵之后,一连串的请赵昀罢黜了七八个非议北伐的官员,这才压制住了朝中反对北伐的声音。而背后支持这些官员的郑清之,看到赵昀态度很是坚决,于是便也偃旗息鼓下来,在朝中闭口不谈北伐之事了。让赵昀感到欣慰的是,在高怀远渡江北上之后,军前便捷报连传,一封封捷报如同雪片一般的从军前发至京城,令朝中文武官员士气大振,连以前不看好高怀远这次北伐的一些官员也暗中感到诧异,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一些了。自从南宋建立以来,宋军在对北方金国以及各种势力的军事行动之中,像这样频繁获胜的情况很不多见,就连宋人自己也感觉自己的军队实在不行,而眼下高怀远起兵之后,尚无一次败绩,出镇江府,便连战连胜,打的李全军落花流水,如此一来,朝中百官对于这次北伐之事的结果也开始乐观了起来。赵昀在接到连连报捷之后,也是龙心大悦,他现在就是把高怀远当做自己的替身,高怀远这么能干,也说明他有伯乐之能,省的有人总是偷偷的议论,非议高怀远乃是抱住了他这个皇帝的粗腿,才得以蹿升起来的,他真的希望高怀远这次能北伐成功,如此一来将会成就他一世英明,故此他在接收到军前的捷报之后,也毫不吝啬,嘉勉的圣旨也接连下发,连连重赏军前的那些有功之臣。不过这次赵昀也学聪明了,重赏军中将士之时,却从未再给高怀远升官,因为他也知道,高怀远现在的官已经够大了,假如逢捷就给高怀远升官的话,高怀远很快就可能升无可升了,故此对于高怀远只赏银钱,省的有人再站出来反对。赵昀这么做倒是也符合高怀远的利益,连纪先成也觉得高怀远现在的官有点当得太大了,短时间实在是不宜再升官了,否则的话,很可能会招致朝中文官集团的集体觊觎的。所以高怀远这次连战连捷,却并未得到什么提升,只是获得了万贯银钱的赏赐,朝廷的嘉勉圣旨送至军前之后,军中将士们各有封赏,无不心情大好,士气也为之提高了许多,更让将士们感到心服的是高怀远一点也不在乎钱财,在圣旨宣布之后,旋即告知手下诸将,他所获的封赏将会大多赏给那些军前敢于效死命的将士,同时还拿出一大部分,用来抚恤那些阵亡抑或是受伤将士以及他们的家人。如此一来将士们无后顾之忧,更是敢于上阵拼杀,将往日宋军之中贪生怕死、畏首畏尾的那种作风,一扫而空。俗话说的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将士敢于用命,那么这支军队便会成为一支骁勇之军,而高怀远如此激励军中将士,无疑在军中大获人心,暗中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将他和早年的岳飞相媲美,称赞他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这也是当年岳家军对金军的时候敢于硬碰硬的缘故。而李全军这会儿和宋军一比,就更加不堪了,李全麾下将领们这会儿是各打各的主意,琢磨着给自己找条后路,哪儿还顾及手底下兵卒们的感受呀!他的军中不少将领们贪墨已经成风,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大战,李全不得不在楚州一带强行征兵,扩编他的兵员,楚州本来就是宋朝的领地,附近老百姓并不愿意支持李全和宋廷开战,所以李全征兵并不容易,不得已之下,李全下令强征青壮从军,派出兵马下乡强拉壮丁,制造出来不少的血案,更是惹得楚州一带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李全大骂不已。就在黄严攻克仁和镇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两路宋军从西南两个方向便攻至了楚州城外,令楚州城顿时成为了一个战场。李全此时已经在楚州城做好了各种御守的准备,宋军在抵达楚州城外数十里之后,行动便不得不放慢了下来。因为两路宋军的先锋营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李全军的阻击,令他们无法再长驱直入了,于是宋军便转为步步为营,开始逐步蚕食李全设在城外的据点,还有清剿沿途阻击他们的游击军,虽然速度慢了一点,却行进的十分坚决,压制的李全军不得不逐步放弃楚州城外的据点,缓缓的退入了楚州城中。两路宋军经过数天的清剿之后,终于在楚州城外合兵一处,完成了对楚州城的合围,同时连宋军水军,此时也进入了洪泽湖,开始在楚州城以西的洪泽湖上游弋,阻断了李全水军回援楚州城,至此高怀远和李全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也宣告拉开了帷幕。真的到了这个时候,李全反倒有点不再害怕了,说起来是宋军前来攻打楚州城,但是在他的准备下,现在他在楚州城之中的兵马数量反倒超过了城外的宋军,眼下宋军不过只是区区三万多兵马罢了,可他单单在楚州城四周就陈驻了近六万多北军,双方兵力达到了一比二的程度,他就不信宋军真的各个都是三头六臂,以区区三万多兵马,就能将楚州城拿下,那就真的见鬼了。李全召集手下,大肆抨击了一番宋军,给他手下将领们打气,令这些人和他一起,同仇敌忾将宋军一举击溃,让宋军以后不敢再觊觎他们,在他鼓动了一番之后,军中士气倒是有所回升,有些人表面上似乎也持有了对这一战乐观的态度。李全当即下令出城迎战宋军,将宋军击溃于城外,省的宋军气焰太过嚣张,小觑了他们这些北军。于是李全呼啦啦的点齐了两万大军,出了楚州城,在楚州城南方向摆下了大阵,静候宋军的到来。高怀远虽然在行军途中,还是仔细的在留意楚州城李全军的一举一动,他深知此战的关键性,假如此战他能率军一举攻克楚州城,即便不能擒获李全,但是对李全在淮东一带的威信也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李全以后再想在淮东作威作福,恐怕就不容易了。但是反过来说,假如他此战失利的话,将会前功尽弃,不但不能解决李全,反倒可能使李全趁此机会更加在楚州一带坐大,对于以后他为大宋策划的北复中原的计划,将会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故此他将此战的关键性告知了宋军上下的每一个人,务求宋军上下都能重视起来,丝毫不能因为前几战的告捷而放松了警惕之心。好在是这次随军出战的这些将领们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未出现骄兵的情况,军纪依旧保持着整肃的状态,严格执行着高怀远下达的一道道的命令。为了这一战的胜利,争取楚州当地百姓的民心,宋军进攻楚州的途中军纪十分严明,高怀远甚至颁布了三不准的军纪,宋军所过之处,非战不得损毁百姓农田,不得骚扰百姓,不得强征百姓随军效力,而且派出了军中监军,率人严查诸军的行为。如此一来,宋军上下严守此令,军纪十分严明,不但能遵守军纪,沿途还发放了不少的军粮,赈济所经之处受到李全军祸害的百姓,大大的为宋军赢得了不少声誉,侥幸躲过李全军强征随军的那些当地青壮看到宋军一反常态的如此爱民,于是自发的跟随宋军一起前往楚州,帮助宋军攻打李全军,即便是宋军不答应也不成,他们就这么尾随着宋军,帮着宋军运送粮秣辎重。宋军如此作为,正顺应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那句话,宋军爱民的消息如同插翅一般,迅速的传遍了楚州一带的所有村镇,令当地百姓翘首以盼,只盼宋军赶紧将李全军给赶走,省的他们再在这里祸害百姓。当他们兵马行至楚州以南十五里之处的时候,前方硬探快马来报,说前方五里之外,发现了大批北军陈驻,拦住了宋军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