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电影混战(1 / 2)

导演万岁 张云 2683 字 1个月前

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被很多人称赞为杰作,金·维多对这部电影更是赞誉有嘉,但是这部电影却在某些方面引起了有些人的强烈不满,引发了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猛烈抨击。

“这是一部不知所云的肮脏的电影!整部电影裏面,从开头到结尾,都让人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要表达出什么意图!电影裏面充斥着一些所谓的唯美的镜头,但是可笑的是,这些景物虽然很美丽但是就如同明信片一样堆积在一起,没有任何的意义。”

“更让人觉得恶心的,是电影裏面的那位作曲家。一个老男人,对一个男孩的痴迷,完全是恋童癖的表现。这样的一部电影,我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地方。如果说维斯康蒂在他的上一部电影《捆着我,绑着我》裏面大打情|色派的话,那么在这部电影裏面,维斯康蒂先生显然是走火了。情|色|电|影对于观众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人类这种欲望的消费,但是这种恋童癖的电影除了让人觉得恶心之外,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

“《魂断威尼斯》是苍白的,情结拖沓,人物单薄,结构松散,而且完全没有一种爆发力和震撼力,我不明白维斯康蒂为什么会选择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拍摄这样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彻彻底底是一部失败之作,我要说的是,或许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结尾,维斯康蒂给那个恋童癖的作曲家安排了一个死亡的结尾,这符合了我们的道德判断!”

在《好莱坞时报》上,乔治·史蒂文斯对于维斯康蒂的这部电影进行了最为猛烈的攻击,认为这部电影完全是恶心的垃圾。乔治·史蒂文斯把他的攻击重点放在了维斯康蒂这部电影的人物上面,一个恋上了男孩的作曲家,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一部宣扬恋童癖的电影,对于这样的一部电影,思想保守的乔治·史蒂文斯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而和乔治·史蒂文斯抱有同一种观点的人,还是有的。

在接受NBC采访的时候,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对维斯康蒂的这部电影也提出了批评。

“维斯康蒂先生的上一部电影,是杰作,我很喜欢,他在电影裏面表现的那种炉火纯青的场面调度,让我很是赞叹。但是这部电影完全失败了。电影画面很美,但是完全没有内容。我不知道别人看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感觉,至少我看的时候是无法接受的。”

“在人物的设置上,一个作曲家和一个小男孩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称的失衡,维斯康蒂先生似乎忘记了,在古典美学中,对称是一种美。这部电影总体上有些失重,这也导致了电影的主题完全埋没了起来,根本不容易理解。”

“另外,我不知道维斯康蒂先生想借助一个迷恋男童的作曲家要表达什么,我只是觉得有些恶心。难道维斯康蒂先生就不能选择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来作为迷恋的对象嘛,那样也完全可以表现这样的效果。这一点,或许是维斯康蒂先生哗众取宠吧。总体说来,这部电影我认为是极大的倒退,维斯康蒂先生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

相比于乔治·史蒂文斯的批评,希区柯克还是有些客气的,但是他批评的角度,完全是和乔治·史蒂文斯差不多的。

针对维斯康蒂的这部电影,针对这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好莱坞电影人很快一分为二开始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和争论。

这部电影引发的争论,程度之猛烈,连我都没有料到。

好莱坞电影人分为两派,彼此攻击。而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就是两个方面:形式和内容。尤其是后者,成为了争论中的焦点。

思想保守的一派电影人对《魂断威尼斯》裏面的男作曲家恋上了男童的情节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们用的词语基本上都是一个词语:恶心!

而反对的一派,则对这帮人进行了攻击,认为这帮思想保守的电影人是老古董,男人爱恋男孩,有什么不可以的。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到最后连我都看不下去了。

在平时,好莱坞发生这样的争执,我是从来不参加的,一来是因为电影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只不过是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而已,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这种争论没有什么意义,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之后,你才发觉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反而是得罪了很多人。

因此,往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是根本不出手的,但是这一次,我给电影手册写了一篇文章,然后叫比采尔他们按照我的意图除出了一期专门讨论《魂断威尼斯》的特刊。

我觉得我有为维斯康蒂翻案的必要,否则真的会毁了一部好电影。

这倒不是因为维斯康蒂是梦工厂人我才这么做的,我选择为维斯康蒂辩护,完全是因为我觉得很多人都误解了他的这部电影,不管是那些反对他的人,还是很多支持他的人,他们完全都没有明白维斯康蒂的意图。

在《魂断威尼斯》首映的两天之后,在关于这部电影的争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电影手册》的刊出让这场争论一下子转了方向。

这一期的电影手册,封面就是《魂断威尼斯》的海报。除此之外,有一个很大的标题:关于美,关于死亡,关于真正的艺术。

开头的一篇文章,详细地分析了《魂断威尼斯》这部电影,然后对那些反对的意见进行了驳斥。

“维斯康蒂先生的这部电影,是毫无疑问的杰作。而且我个人认为,目前为之,好莱坞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如此纯粹地讨论美、艺术和死亡。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就是提出了一种论文电影,维斯康蒂先生用镜头来撰写一篇论文,一篇关于美关于死亡的论文,艺术性极强,让人感慨!”

“我想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电影中主人公的身份。他是一个作曲家,经历了战争,女儿死亡,自己对世界充满了失望。这样得一个作曲家,其实是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古斯塔夫·马勒。”

“也许有人说,这样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经历。是的,我承认,马勒的确没有像这部电影裏面的经历,但是我要说的是,电影导演有加工的权利。维斯康蒂先生只不过是对马勒的原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作曲家。”

“在这部电影裏面,作曲家总是会说一句话,那就是:我是一个无家的人。在奥地利我是一个波希米亚人,在日尔曼,我又是一个奥地利人,在世界上,我是一个犹太人,我是一个闯入者,没有人欢迎我。作曲家的这个身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隐喻,一个失去了精神家园的人,一个失去了根基的人。”

“这部电影,是一次关于艺术关于美关于死亡的电影。作曲家来到了霍乱流行的威尼斯,在一个表面上美丽但是弥漫着死亡气息的世界裏面看到了一个绝美的男孩。男孩的美,让他重新对世界产生了希望。这是一种绝妙的表达。其实想一想,支持我们人类在黑暗中前行在绝望中奋斗的是什么呢?是美!是对美的追求。而在这部电影裏面,维斯康蒂先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出来。”

“有人批评电影裏面作曲家爱恋一个男孩的情节,认为这是恋童癖,认为这很恶心。我要说的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实在是可怜,因为他们完全是世俗的,是低劣的。还有人认为,为什么不把裏面的男孩改成一个漂亮的女人呢,如果这样的话,效果反而好得多了。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必须这么处理,必须是一个男人爱恋上了一个男孩,而不能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