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基础教育很重要(1 / 1)

秦国士兵大部分都做到了披甲,手持战矛、长枪,腰间悬挂着近战用的长剑。扶苏按照自己后世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他知道到了战场上以后,刀远比剑更加具备杀伤力。这是数千年血战留下来的经验,还真不是扶苏自己胡编乱造,凭空臆想出来的。扶苏的想法,就是把剑回炉重铸,全部都改编成为战刀;但是想要制作出来所有的士兵都使者非常顺手的战刀,改变的却不仅仅只是武器,还有士兵与之相互配备的刀法。说道刀法,扶苏觉得自己苍龙吞月刀刀法,完全可以传授到军中去,这一套刀法刚猛迅捷,大开大合非常适合战阵搏杀。只是扶苏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个念头,竟然就被法正为首的六部尚书给驳斥回来,理由很见到,这是祖宗定下来的战阵之法,轻易不能改变。扶苏把法正找来商量一下,法正从言语之间听出皇帝是很想改变些什么,就拱手道:“陛下,但凡是古时候的改革,从来都没有操之过急的,陛下可以先叫人配置这样一支大军,然后通过实战检验,如果真的是有效果的话,自然可以推广开来,但是没有效果的话,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这倒是一个问题。”扶苏点点头,然后起身道:“朕叫人在京城外边特地修建了一个锻造兵器的堡垒,你跟随朕去看看。”“臣之荣幸!”法正微微一笑。城堡也可以说是撞门为了欧冶子锻造兵器修建出来的,扶苏的想法很简单,这人既然是历史上都非常有名的锻造兵器大家,那自己想要的那种战刀,指不定这人也可以锻造出来一种实用性非常高的战刀来。不仅仅局限于此,还有士兵的铁甲,如果可以提升铁板的密度,那就可以减少很多战损,这对于战争来说,就是一种隐形的胜利因素。来到了城堡以后,天空中已经在飘着一些微弱的雪花,校场上头的人正在用弓箭射铁甲,看看能不能做出三十步不被射穿的铁甲。扶苏挥手,是一所有的人都停下,据他所知灭,就算是自己身上穿的龙纹黄金甲,都不能再三十步之内不被穿透,除非把厚度加固一倍,这样的话普通的弓箭就真的是没辙了。可如果是加固一倍的话,重量就成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士兵披甲作战,本来是为了保护身体不受到伤害,要是真的穿上这种非常沉重的战甲,基本上都不能太长时间持续作战,时间久了就要累得趴下。战争,所要依靠的终究是最普通的士兵,不然的话只要猛将就够了,那还要这些士兵做什么?这时候,一个武士正好开弓射中战甲,弓箭被弹开;武士脸上有些发红,重新开弓射了一箭,还是被弹开了!扶苏看在眼中倒是觉得有些稀奇,就翻身下了马,朝着这边走了过去。这个里小吏见到皇帝来了,立刻就躬身行礼,扶苏挥了挥手,从那面色发红的武士手中接过了弓箭,瞄准战甲以后开弓一射。“铛——”箭矢依旧被弹开。法正叫人去把欧冶子找来,就说皇帝到了。扶苏看了看,觉得玄机就在那战甲上,“把战甲拿过来!”武士应了一声,快不跑过去把战甲抬到了扶苏面前看。扶苏伸手摸了一下,战甲边上有的地方已经凹进去拇指大小的点,但是却没有被射穿,原因就在于这战甲是有弧度的!“还真是一个聪明的人。”扶苏看完了,也觉得脑洞打开,自己以前就影响到这个问题的,可是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竟然连这个都忘记了!后世的影视电影中,所有的士兵带着的头盔都是有弧度的,有点类似于一般的鸡蛋壳,只要不是那种非常不走运的人,被鸡蛋壳一下击中了中间部位,头盔都可以有效的保护士兵受到致命伤害,这就是因为弧度可以把子弹都弹开。弓箭的力量比之于子弹,自然差了很多,所以只要轻轻一个弧度,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时候,一路小跑过来的欧冶子跪在皇帝面前,口称万岁。扶苏点头道:“起来吧,朕问你,你是怎么想出这样一个办法来的?”欧冶子道:“当初在霍人城的时候,士兵在河中抓鳖熬煮了吃,我看到鳖的颗很坚硬,要是从边上砸的话,几乎难以砸开,但是从中间砸的话,却非常容易,所以下官但是就有这一个想法,没有想到回到京城以后,真的只做出来了这种带着弧面的战甲。扶苏把战甲往自己身前挂了一下,觉得还是有些不满意,就问道:“有没有想过把士兵胸口的战甲,做成一个完整的铁板,可以覆盖住士兵的上半身,如果是一个完整的铁板,那对于弓箭的防御力就会更加强。”这时候军中流行都是链子甲,用拇指粗细的链子一层一层穿起来,然后披在身上,外边在套上战甲,通过这样来防御弓箭,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大,在密集的箭雨下,还是要变成马蜂窝。”“可倒是可以,就是在淬火打铁的时候,问题非常大,因为没有人能提得起来那么大的锤,做出那么大的铁板来!”欧冶子又开始犯难了。扶苏确实脑海中灵光一闪,人力不可以,但是并不代表别的力量不可以。风力、水力都是非常廉价的自然资源,这年头风力发电估计把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召集起来,都完成不了。但是扶苏觉得,水力却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的。京城在没有改名以前,叫做蓟城,蓟城外边有一条河流叫做治水;当初刘邦、刘备等人领军北伐,打到了京城外边,就曾经接着天降暴雨治水涨潮的时候,引来打水,把京城外城墙都冲倒了,就连内城城墙上头都被洪水排裂好几段,差点成功水淹京城。所以水力资源不缺,现在缺的就是……水车是怎么发明的,工作的原理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