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臣定让儒家不虚此行!(1 / 2)

咸阳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两道身影,披着看不到面容的大衣,走进了一处别苑。

二人推开关闭的屋舍,见到其中已有三人等候。

顿时将遮蔽面容的衣服给掀开,露出了真容,正是熊启和负刍。

庞毅顿时道:“相邦,你让问我等,宽法之事,是什么意思?这位是?”

此前,熊启已让人去了庞毅的府上。

娓娓说过宽法的事情。

否则,他们也不会前来。

另外二人都是宗室的老臣。

熊启道:“诸位勿怪,事关重大,熊启,不得不如此行事,这位,乃是负刍,儒家门人。”

熊启没有道明负刍的身份。

负刍顿时施礼,道:“儒家负刍见过三位先生。”

随即,熊启将负刍所言纷纷于三人诉说。

包括儒家已经带了六百人赶往咸阳的路上!

熊启接着说道:“本相深思熟虑,以为儒家所言不无道理,秦法若是再不修整,今日的新郑之乱,或许就会遍布秦国千里,成为秦国强盛的阻碍,此时若是能说动王道宽法,不正是为了秦国一统天下而做的铺垫?还请诸位,鼎力相助。”

庞毅顿时皱眉,思虑这前前后后。

和另外的二人也都是面面相觑。

负刍说道:“三位先生,相邦之言并非全然为了修整秦法,更未改变秦国既往的国策,反而一心是为让秦法适应当下的局面,颍川便是例子,大王何等英明,绝不会加以责怪,诸位放心便是。”

另外一个老人说道:“我等知晓相邦的意思,但当年昭襄王执政之时,已然对宗室因为复辟而大刀阔斧,加以整饬,当今大王虽更贤于昭王,但对秦法是何态度,我等难以臆测,相邦似乎也没考虑到武侯的意见,万一责怪下来,以武侯的影响力,我等说不定性命不保啊。”

熊启说道:“宗令多虑了,秦国人事错综纠缠,但凡大局事体,终非一人可左右,武侯虽权重,但此次宽法,若是诸位答应,同心劝说大王,那整个朝中,就局势来说,武侯寡,而我等众,又有儒家贤者劝说,武侯又岂敢责难众人?在说,我等确实是为了秦国考虑,大王岂能不知?如何会怪罪。”

众人听完。

不由点点头。

其实,这一次最危险的反而是儒家。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儒家还是第一个敢跳出来的诸子百家。

但是,其名义上是为了百姓,大王是绝对不敢杀儒家弟子的。

哪怕当年,天下的纵横策士各处乱跑,不乏指着君王鼻子骂的,也都没见被杀,那便是因为,你如果因为国事而杀了劝谏的人,那天下人必然离心。

谁还敢来秦国?

要杀,也是别的理由。

也就是说,儒家这一次,制造了颍川之乱,自己给自己弄了一个保护伞!

整个朝中。

王绾一方作为秦国本土的秦人大臣,对秦法是信奉不移的,其二便是宗室,秦法对宗室的制衡是非常大的。

在权利上也是剥夺的非常厉害。

反而不如其他大臣。

这也是在孝公时,商君弄的为了制衡宗室,巩固君王的权利。

另一方楚国的臣子,是兴衰交替,不足以多言,但如今对熊启来说,最怕的就是秦国攻打楚国。

此次,得知了楚国准备大兴当年吴越时的水军,心中的石头也是放下了许多,只要这一次,秦国能够宽法变革,那楚国就真的无所忧虑了。

负刍见状,心中大喜不已。

果然,秦法对宗室来说,就如悬在头上的利刃,对宗室来说,身为王公贵胄,却和庶民一样,事事小心,甚至比庶民更小心。

负刍说道:“明日,六百儒生将会在殿外跪地请见,咸阳百姓定会围观,到时,还请诸位劝说秦王。”

众人一听,顿时心头一震。

不是觐见,而是在上林道跪地请见!

这不等于逼王了?

这儒家好大的胆子啊。

……

朝堂之中。

熊启和庞毅等人是垂首不言,静候秦王上朝。

王绾等人心绪不宁,因为这几日朝中已然知道了关于颍川的事情。

苏劫一进殿,便看了一眼百官中靠后一点的李斯,李斯微微点头示意,表示让武侯宽心,随即,苏劫便回到了秦王座之下。

站定之后,多看了一眼熊启等人。

顿时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此次,大王让李牧成为秦国的国尉,前往了雁门关,而且,李牧获取了十万飞骑之事已然震荡朝野,让人唏嘘。

让宗室和熊启都出乎意料。

谁也想不到,这个雁门主将居然落入到了李牧手中。

而且,现在一想,这一步一步,似乎都是被秦侯给安排好的,怎么可能忽然就出现了十万飞骑,那本该死了的李牧居然出现在了咸阳。

一个个是暗恨不已。

说好了不管,谁料到,这是阴了他们。

李牧有这十万飞骑,可想而知,这朝堂中,怕是又会出现一个新贵了,不过好在,如果王道宽法出现,那影响力更大,比雁门关主将对他们来说更有用了。

不多时。

赵高和嬴政双双出现在大殿之中。

“参见大王!”

嬴政看了看诸位大臣,心情有些不悦。

韩非治理颍川,这是他亲自下的令,但现在颍川大乱,难道要去责怪韩非。

但是,儒家的事,是谁也想不到的。

王绾立刻道:“大王,颍川之事不必忧虑,曾经的韩民对秦法有所排斥,这一点,乃是必然,但颍川有腾将军和十万大军镇压,绝无可能有所失,臣以为,只需数月,便可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