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先回代郡,新政的成果(2 / 2)

代郡郡守荀彧,现在正在城池外等着公子扶苏,他早早收到了公子会回来代郡的消息,便领着吏员来到城外。

除了郡守荀彧,郡丞萧何和吏员陈平、李左车,还有一个无所事事的郭嘉也都来到了外面迎接扶苏。

&#24378&#29306&#32&#115&#117&#121&#105&#110&#103&#119&#97&#110&#103&#46&#110&#101&#116&#32&#35835&#29306&#12290扶苏一马当先,带着他们回去了郡守府,一番叙旧之后,扶苏便询问道:“文若,这代郡,还有其他七郡的常平仓现在怎么样了?”

这是一项即关乎民生,又对军事行动有不错的作用,只要能合理推行,便是一项不错的新政。

“回公子,这常平仓制度在萧何郡丞的推动下,已经都建立了起来,只不过今年粮食产量一般,现在还看不出成效,”荀彧直言不讳的说道。

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制度是公子扶苏所想的,便无条件支持,而是把今年的情况说了出来。

“但每年有玉米和小麦,相比粟米,这两种农作物产量更高,只要明年天气正常便能丰收。那时候,就可以看到常平仓的用处。”荀彧的说法让扶苏点了点头。

“萧何郡丞,你说说常平仓制度吧,都是你一手建立的,你的功劳最大,”扶苏看向一旁的萧何。

萧何鞠躬后说道:“这都是依赖公子的大才,下官只是辛苦了一点,不敢说功劳。”

年纪已经四十左右的萧何已经被磨练的十分圆滑,但他太过谦虚反而让扶苏笑道:“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说吧,这常平仓制度怎么样?”

“唯!”萧何起身说道:“常平仓现在已经在各个郡都建立了起来,尤其是几个产粮大郡,有的县城也建了常平仓。”

“常平仓今年是第一年建立,所以粮食并不是很多,但通过税收和购买一些富农手上的粮食,至少可以供边军一个月食用。”

“就算发生灾情,因为每个郡,甚至一些县城有了常平仓,不用到咸阳朝廷调度粮食,赈灾的速度也会变快,能让百姓饿死人数大幅度下降。”

“但缺点也有,便是常平仓很容易让不法之徒贪污钱粮,如果监督不力,很容易产生贪官,并且有人会打着朝廷的名号,横征暴敛,还可能让百姓陷入困境。”

萧何这位历史上最有政治才能的名相之一,直接总结把常平仓的利弊都总结了出来,听到萧何对常平仓有了如此清晰的认识。

公子扶苏点了点头说道:“便是如此,我之后不知道在这赵地还能呆多久,这段时间,我都会为了常平仓政策保驾护航。”

制大 z.com 制枭。“请诸君协力,把这个既能造福百姓,又能为朝堂节省钱粮的政策落实下去。”扶苏起身向在场所有人都鞠了一躬。

后面便是借用农具的制度了,因为征战东胡,秦军收获了不少牛羊马,这些在有可持续发展目光的扶苏眼里,自然不可能全部杀掉吃肉。

他把羊都换成牛或者马,马可以给军队筛选优种,继续培育。牛便拉到各郡,租给各地需要牛耕的百姓。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