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懂市场经济那一套的压根就没有,吕哲自己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也是相当的肤浅,不过并不妨碍用其“形”来达到壮大内政的机会。
事实上吕哲在治下疆域的时候走的是“大天朝”那一套,既是“有控制性的引导规划”。例如南郡本身因为人口众多,有足够的劳力的情况下适合走工业路线,再以相应的农业为辅助;苍梧郡人少地多、矿产多,那么就调去屯田兵走“大农场”建设道路,对于工业也是“大工业”的路线。
只是两年,由官府来根据每个郡自己的优势进行发展引导已经被证明极其有效。同时关于由官府来发布生产任务,对大地主限定每个收获季节收购多少成的粮食,大作坊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进行约定收购,每一户自愿前往官府领取小额的制衣等任务。该类引导型、任务型能够极大限度的增加国力,也能符合官府所需要的发展方向。
产能是需要一再刺|激才能增加,内需支撑不了多少时间,转内需为外售才是最正经的发展手段,吕哲一直都在苦恼内需饱和之后治下的产能要遭受打击,现在秦国率先提出战时从吕哲这边购买需要物品,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当然,吕哲向蒯通等人说得很清楚,不会无限量的出售物品,自家的战备储存也不会放下。
“出售的粮食与收获的粮食比例不能超过四成,那么我们的军粮储备就不会遭受影响。关于兵器的出售,他们战事激烈不会计较兵器的新旧,优先卖掉那些换装下来的青铜兵器,我们的部队则是逐渐换成铁质兵器。皮革、皮毛不贩售原料,而是以成品方式贩卖……”吕哲在滔滔不绝。
任何时候卖原料的利润都是最薄的,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这么干,不然谁不是选择出售成品?
“相信他们会很需要皮甲、金属甲。我们制作一件皮甲从人工到原料的成本价大概是二十个半两,但是卖给他们却至少能卖出五十个半两,这就是一点五倍的利润!”吕哲看向了后面才来的娩杓,接着说:“那等于是每卖出去一件皮甲,我们就能多出一件来。”
娩杓像是小鸡啄米一般地点头:“主上说的是。另外因为我们的工匠制作多了,手艺必然就会更加熟练,无形中不但会增快生产速度,连带制作的质量也会越来越上层。”
“娩杓还有一点没说。”吕哲只差大笑来表达自己的愉快:“他们购置过去必然会根据参战的使用情况要求更改,那么我们的甲胄和其它产品就会被一直发现缺点。”
挺简单的道理,很像是其他人在打仗,自己用别人的性命来完善本方的战争产品,那是非谁都会乐意接受的事情,好处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
原本不懂的人开始懂了,不再有人反对向秦国或是列国出售战争有关的物资,可是吕哲嘴巴上虽然说得那么好心裏却保持着警惕。
现在的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市场经济”,可是“经济战争”那一套已经被玩得都烂了。而首次使用“经济战争”的人是管仲,他用这一套灭了三个北方小国,中原霸主晋国也一度虚弱。后面晋国学习齐国的经济发展策略才得以复苏,更是在赵武当政时期打服了曾经的南方蛮夷楚国,使得楚国成为周王室的一员。
购买方会需要什么,在出售的时候吕哲会亲自把关,别到时候经济的发展方向变得畸形,那哭都没地方去哭。
吕哲再次召见蒙毅是在大军出发的前一天,他没有问及封王什么的话,只是让蒙毅拿出一个购买物品的种类以及数量。
蒙毅显然是有准备而来,吕哲话音一落立刻就从怀中拿出一张几乎写满了字的白绢。
秦国采购的清单中粮食占了很大的数额,南方小麦产量低就采购二百万石的水稻以及各种豆子类杂粮,戈矛、长剑、长矛这一些近战兵器第一批数量合起来就是十五万,普通的弓两万张、二十弓一千张、各式弩一万部,箭矢一百五十万枝、弩箭五十万枝。另外一些就是皮革、皮毛、药材、布匹、鸡鸭鹅……等等非常多的种类。
二百万石?那是二十二万大军将近一年的用度,但是秦军不可能用二十二万去和上百万的齐燕赵三国对阵,考虑到中原军团哪怕是增兵参战的秦军该是在五十万这个数,若是再增兵……那秦国其它方向的防线肯定就要变薄了。
吕哲怪怪地看着蒙毅:“你们只是带了先期的粮秣?”
蒙毅倒是毫不避讳:“回君侯,正是如此。”
可以确定了,蒙毅拿出来的清单隻是第一批,不然不会第一次就购买那么多的粮食,二百万石对于五十万大军来说,哪怕是战时没有被意外毁掉,那也就是四个月的消耗就要用光了。
“……粮食可以尽数。”吕哲心中的回忆府库中的兵器数量,发现要是按照清单来,那自己的军队要是发生大战就要缺少兵器,犹豫了一下也表示兵器可以满足,但是箭矢和弩箭的数量需要减少到箭矢八十万和弩箭二十万。同时,他很清楚的高速蒙毅,皮革等晕材料不应该在采购清单,提供的话只能是相应的成品,至于药材和肉类食品则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