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游骑装备有骑弩,早期齐国与汉国斥候互相小规模的冲突时是早已经探知的情报,齐国一直想要缴获几具骑弩进行仿造,后面倒也真的获得了几具骑弩,可是拆开一看骑弩的结构看去倒不是那么复杂,但是一拆就零散,他们重新组装了很久也没能将那些零件重新组合起来,最后成功的组装了一副,进行仿造时又发现同一个模样的零件竟是无法像汉国那样组装起来,哪怕是有几具仿造品成功组装,在射程上也比不了汉军的骑弩。
秦国流水线制作工艺已经发明了一两百年,列国自然也是知道并进行过模仿,很多行为很好模仿,可是核心区域并不是单靠模仿就能成功,列国从来都不明白一个关键,那就是关于衡量度的重要性。
流水线的生产对于产品的尺寸严格性,例如任何零件的比例差度不能超过多少,例如秦国就规定差度不能超过多少毫米……当然,那个时候可没“毫米”这个量词。
列国从来都没有抓住过关于流水线和量产的核心知识,他们诡异地将秦国严格检查工匠的产品视为一种残暴的行为,概因哪个秦国工匠制作的产品出现问题,不是被鞭刑就是削掉什么玩意,更干脆的就是处死。
汉国也是严格按照流水线模式来进行操作,同时因为吕哲的存在,现代的米、厘米、毫米概念必然是会出现,衡量度不断改进下来,精确到毫米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限,更有关于模具的大幅度改进,在某些程度上来讲,汉国的工业已经超过秦国,成为华夏大地上最为先进的一种生产制度和方式。
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于零件组装模式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种“高科技”,齐国连最基本的流水线都玩不转,对于产品也仅是限制在质量合格而不重视尺寸的前提下,他们就算是获得汉国的骑弩又怎么样?或许是能仿造,但是成品率绝对是低到可怜,装备少量的精兵能做做,大规模的列装却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集体中都不缺乏精英,军队这种集体更是这样,田广看不清汉军游骑是用弓矢还是骑弩,也没有用另一种方法来判断,但是有人却是能。
余樊君是刘邦麾下的部将,他在去年被田荣讨要过去协助田广,此刻就站在田广的身边。他刚才看得仔细,汉军游骑大概是在五十步之外干掉己方的快马,汉军的骑弩射程也就是三十步左右,那么可以判定是用弓矢而不是骑弩。
“是用弓矢啊?”田广脸色很不好看,汉军的主流兵种和主战兵种一直在变化,列国的情况却是一直在原地踏步,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已经可以在马背上射箭了,对我们来讲……不是什么好消息啊!”
有马镫就能双腿有借力点,骑士咬着缰绳可以解放出双手,想在马背上要射箭除此之外还需要不错的平衡感。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里,马背上射箭一直都是胡人的专利,而胡人使用的弓也不可能是什么强弓,只是一种射程和杀伤力不怎么样的角弓。
用动物的角和筋制作的角弓并不是多么好的弓,它算是一种小型弓,最强杀伤力范围也就是十步以内,有效杀伤范围绝对不会超过三十步。而哪怕是角弓的最强杀伤力范围,在面对有金属甲胄的士兵时,除非是能射中没有甲胄保护的位置,不然压根就是被弹开的命;同时,十步范围内角弓射出的箭矢在面对身穿皮甲的士兵,最多最多也就是射穿皮甲的皮革稍微入肉,想要形成致命伤那就是在开玩笑。
角弓只有在对付没有甲胄的士兵才会有比较强的杀伤力,但是射程和杀伤力一直都是硬伤,像是影视中被角弓一射就死,或者角弓一射竟然能射穿的画面,那根本就是一种夸张或者“玄幻”的拍片方式,所以正确的场面还是某个汉人士兵身上就像是刺猬插满箭矢,在这个汉人士兵没有失血过多之前,他还会生龙活虎地搏杀。
“能看清楚汉军游骑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弓吗?”田广似乎很重视这个问题。
余樊君自然没有千里眼也没有火眼金睛,他心中计算了一下,能够在五十步之外一射就使人致命,那么弓的强度至少也是一石以上,那该是杀伤力在步兵使用的弓类型。他正要说话,先前射死己方派出快马的汉军游骑却是靠过来,似乎是想耀武扬威一番?
汉军游骑当然就是在炫耀武力,他们的用意是阻吓下邳城的齐军别想随意出城。
这下不但是余樊君,田广也能看得仔细,汉军游骑战马侧边有一个皮套能放置弓,看着那些弓比之步卒使用的弓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