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修了多少有轨路?”吕哲问的是张良。
张良非常明显地愣了一下,回忆了一下,迟疑地答道:“主要是在关中,最长大概是……二十公里?除了关中之外,总合不会多过十公里。”
关中?那就是始皇帝在位期间修的了,不然帝国后面修路都是集中在长江流域,并且有轨道路只是出于实验性质才修了很短的距离。
事实上不是帝国不修有轨路,一来是暂时没有那个必要,二来是需要修的路太多了。有轨道路和无轨道路是两回事,工程量上面有轨道路的繁琐程度是无轨道路的七倍左右。
“全部才三十公里?”吕哲一直都没怎么关注这个,一听蹙眉了。
三十公里,那也要看看是在什么年代。在公元前二零五年,帝国的三十公里有轨道路是世界的百分之百,等于就是其它国家压根就没有有轨道路。
“父皇,咱们的轨道还没有确定规格……”吕议实在是忍不住了,低声提醒道:“是要先确认车厢的规格,然后是车轨的规格,再来建设与之匹配的轨道。”
吕哲再次愣住,不是忘了这么回事,是他记得自己有布置过相关的研究,让执政府来确认应该是什么样的车轨规格。
“执政府是有在做这项工作,但……”张良深深地忧郁了,迟疑再迟疑,如实答:“马拉轨车可以加快速度,但是对于马匹的损耗太大了。另外,帝国目前并没有太过需要有轨车道,所以……所以只是在进行相关的勘探和规划,并没有做近一步的研究。”
吕哲释然,的确,有轨车道建设起来的难度颇大,执政府根本不知道火车是什么玩意,然后没有实物进行相关数据测试,试验要从什么地方开始试验?难道是一拍脑袋,说车厢要多大,然后车轨就得多大?
现在是有相关力学和测量学的,只不过是不叫这个名字,但真真就是有相关的知识。
没有实物,依靠拍着脑袋,然后设定一连串的数据,不是做不做的事情,是无从做起,当今年代什么都讲求追责,那是大秦时期就留下来的好习惯,也就是谁负责什么一定要留有痕迹,然后查验到不合格的时候能够找到人。帝国也有追责的律法,是用以质量检验,也是一种监督手段,谁敢无中生有?
“是朕太强求了。”吕哲都没好意思发火,他问吕启:“既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那么关于车轨等等,有相关的思考吗?”
别说,吕启根本就不需要思考,他只需要按照“日后”帝国所用的规格数据就可以了,他答:“一百四十五点五厘米。”
吕哲再一次愣了,然后是愕然,他哪怕是再没有工程学之外的知识,也记得教科书上有教过天朝铁路的宽度是一点四三五米,而似乎还是和全世界“接轨”来着?
既然是全世界都采用那样的宽度,那么肯定是有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试验才得出来最合理的数字,吕哲用着莫名的眼神看一眼吕启,随后很快就移开了。
吕启却是被皇帝老爹那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在没有他的“历史”里,帝国的轨道宽度就是吕哲规定下来,然后在帝国执行。他刚才一时间忘记这个,说完内心裏其实就已经非常后悔了。
“那么……五年之内可以研究出用于陆地上的蒸汽机,是吧?”吕哲看自己的大儿子一脸精神恍惚地点头,嘴角勾起笑容,转而看向张良,说道:“那么关于道路的规划,执政府总该是有计划了?”
张良忙不迭地点头,答道:“是的,陛下。”
执政府不知道机械动力的有轨车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他们在接到皇帝布置的任务后可不敢什么都不做。
根据执政府的一再研究,有轨车道若是建设,最为基础的就是将帝国的各处京城首先连接起来,起点还是设置在南陵这个中京,然后再连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各处。
“……总长度会超过十一万公里,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来修成……”张良说到这裏,花被皇帝打断了。
“太少,太少,并且不能只是将连接各京作为首要,应该考虑到帝国未来的扩张方向。”吕哲满脸的笑意,说道:“西边和东边优先建设,我们未来需要开拓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个是西域,第二个是辽东以北。”
“同时修建吗?”张良得到皇帝的点头回应,苦着脸:“财政上没有问题,但是劳力……”
“会有劳力的。”吕哲满脸的无所谓,用手抚摸着庞大的蒸汽机,开朗声道:“海外的岛屿有的是南洋猴子,西域那边也有一两百万的土着。我们还会对东湖展开战争,哪怕是陇西那边也会有奴隶,不用担忧没有劳力。”
吕议小心翼翼地说:“父皇,您没有把倭列岛算进去。”
已经凑近的吕阳刚好听到后面那一句,嘻嘻哈哈地问:“二哥,你说倭列岛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