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董贩子(1 / 2)

“孩子他爸,你说小石说的是不是真的?这个碗真的值几万块?”锺母虽然对着坐在桌子边啪嗒啪嗒抽着旱烟的锺父说话,但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放在堂屋茶几上的白瓷碗。

自从小儿子口中听说这个碗值几万块,锺母就吓得再不敢用这个白瓷碗盛饭,她将这个白瓷碗小心地摆在茶几上,底下用报纸铺着,生怕不小心摔碎了。

锺母本姓刘,只有初中文化,不过在那个年代,初中生已经很不简单了。锺家买了一块离海手表,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才将刘兰娶回家。刘兰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几十裡外的县城,经手过的钱最多几十块,哪里见过几万块这么多的钱?

锺父并不答话,“哧溜”一声喝干碗中的劣酒,又夹了一筷子油炸花生米,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

“孩子他爸,你倒是说句话啊!”刘兰见丈夫闷不做声,只顾喝酒抽烟,不禁低声埋怨道。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锺石吃过晚饭已经上床睡了,就剩下锺父锺母两人围坐在桌子前,对着昏暗的油灯低声商量起来。

锺石还有个姐姐,不过现在在镇上的初中上学,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家。

“我琢磨吧,这个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我爸以前曾经说过,那个知青把这个碗给他的时候,说得很像一回事。如果真能值几万块,那正好拿来做生意,广播里不是常说粤东那边搞了个什么特区吗,我想过去看看。”锺父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说道。

“小石才八岁,这么小的孩子能知道什么?”锺母听了之后,不由得嚷嚷起来,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很多。

“嘘,你小点声!你不觉得咱们的儿子,自从生了场病后,就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吗?”锺父做了个小声的手势,随后又从酒瓶中倒了半碗酒,抿了一小口。

“喝!喝!喝!你就知道喝酒!我还以为你没发现呢!”锺母见锺父还是一副悠闲自在的神态,心中冒火,她一把抓过酒瓶,重重地放到桌子上,发出一声低沉的“砰”。

“哎呦,我说你就不能轻点吗!”锺父闪电般地抓过酒瓶,仔细地瞧了瞧瓶底,见没有裂纹,这才放下心来。“小石头比以前懂事多了,也不吵不闹,还动不动就发呆,我一开始还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后遗症,后来大意子(锺意)说是开窍,我才放下心来。”

“大意子真这么说?”锺母停下手上碗筷的收拾,又惊又喜地望着锺父。对于这位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的话,锺母无疑是十分的相信。

“嗯!放心吧,应该没什么大事,过两天我带他去县城一趟,看有没有人买这个碗,要是没有,我再去南方转转。”锺父喝了一大口酒,趁着微醺的酒意低声哼起了《沙家浜》:

“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锺母白了他一眼,自顾自地将碗筷拿去清洗。

……

第二天一早,起得早的人家还没有开始做饭,村口就想起了拖拉机的声音,这年头拖拉机可是个稀罕的东西,锺庄还没有拖拉机呢,这一阵“突突”的声音顿时引得早起的人纷纷围了上去。

锺氏父子早收拾好行李,就等着拖拉机来了。其实他们也没什么行李,就几件换身的衣服,还有那个被紧紧包裹好的白瓷碗。

“呦!这是去哪啊?”村头的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妇女见锺氏父子拿着箱子,大声地吆喝道,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原来是卜嫂子啊,起得这么早啊,我和小石头去一趟县城。”锺父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向那位咋呼的中年妇女打了声招呼。

这位卜嫂子是个大嘴巴,要不了半天的时间,整个锺庄就都知道锺氏父子的去向了。她仗着和乡里的某个干部有点亲戚关系,经常在村子里乱嚼舌头,搬弄是非。锺父当然不喜欢这样的人,不过碍于乡里乡亲,也只能硬着头皮打声招呼。

告别了这位让人厌恶的卜嫂子,锺父又和几位围着拖拉机看热闹的乡亲打了声招呼,就和锺石一起坐上拖拉机,在“突突突”的黑烟中,往县城赶去。

这辆拖拉机是锺父的一个朋友的,他这位朋友每隔半个月都会向县城的砖厂送一批砖头,这次正好顺路送锺氏父子去县城,也省了几块钱的路费。

拖拉机走在土路上,非常颠簸,怀里紧紧抱着白瓷碗的锺石一路上磕磕绊绊,被四周的砖头撞得不轻,他一边忍受着煎熬,一边感叹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直到上了水泥路,进了县城之后,他的心情才好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