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清明上河图之宋真宗(1 / 2)

大宋边陲 新潇洒六子 1891 字 2022-12-28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眼下快要过年,做什么生意也晚了,既如此,陆扬就不做其他想,这几日就带着丫鬟和护卫们购置年货,流连于瓦舍勾栏,品尝各类小吃,游逛东京景点名胜,各种商铺,算是对东京城做个详细了解。

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一月十八日。

吏部通知,所有官员,即刻上朝面圣。

古代上朝时间很早,官员凌晨三四点就得在午门外等候,皇帝卯时起床上朝,第一次上朝面圣,陆扬是紧张的,忐忑的。

此时进入冬季最冷的时候,一顶顶官轿,当朝从宰相到转运使等京官外官们皆冻得鼻涕横流,毫无形象。

仆从提着气死风灯照明。

“怎么这么早就上朝。”

“嘘,禁声!”

宁知州提醒陆扬道:“这是早规定好的,上朝后,有本奏宣,无本退朝,其后便无事了。”

很多大人物冷的根本不下轿子,又乌漆嘛黑的,认识的,简单打个招呼,并不多话。

就在此时,有人道:“王平章到了。”

只见六人抬的轿子,晃悠悠走来,左右是提着灯笼的仆从。

轿子落地后,仆从掀开轿帘,一名身着相国服饰的老者从内里出来。

“老大人!”

一众官员忙着上前打躬作揖。

那威严的老者也笑呵呵的抱拳:“诸位同僚辛苦了,眼看要过年,家中可都置办齐备。”

“托老大人的福,都已准备妥当。”众官拍马道。

后一些官员陆续聚集,而陆扬从宁知州口中一些鼎鼎大名的北宋大员。

有王旦(中书省门下平章事),张琼(工部尚书),张钦若(尚书都省),丁谓(户部侍郎参政知事。)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陈彭年,林特(三司副使)

尚书右丞向敏中,温仲舒。枢密副使陈尧叟,广南安抚使曹利用,户部判官王曾,并州知州张若谷等大员。

却未见到传说中的寇准,此时的寇准被罢免为陕州知州,在外做知州已两年有余。

这些人谁都未曾注意跟随在宁进身旁的陆扬,即便注意,也看一眼就过,毕竟每天进京上朝的官员多如牛毛,谁会去注意自己不关心的。

此时,午门外聚集的官员越来越多,宁知州趁机领着陆扬去拜见王旦。

“保德县男陆扬见过尚书老大人。”

陆扬内心不情不愿,也得装着恭敬虔诚叩头。

“起来吧,让老夫好好瞧瞧。”王旦甚喜少年才俊,几日前宁进拜帖,他一直无暇枉顾,且不说宁知州,对陆扬这位保德州边陲崛起的少年郎,他亦有所闻。

陆扬起身,站的笔直,面带微笑,神态从容。

仆从忙提高灯笼照之,王旦上上下下打量陆扬,不时颔首暗赞。

陆扬亦是第一次见王旦原貌,不过是一慈祥老者,面向富态,长须矍铄,二目有神,透着威严和智慧。

“陆县男年纪甚轻,汝之事迹,老夫从恩忠处得知一些,你研制的香皂和肥皂二物,堪称神品,老夫甚是喜欢,老夫听说你出身道门?”

“正是!”

王恩忠就是王太监,和周怀俊大太监,算是宋真宗心腹。

“小小年纪,成就喜人,常怀仁义,活民无数,宁大人对你可是宝贝的紧,待会上朝,且多听多看勿多言,你可知晓?”

“下官省得,多谢老大人提点。”

众官员纷纷侧目,心道,此少年是谁?竟得老大人会见。

“那少年是哪个?”王钦若甚不喜王旦,见他与人聊,他极为关注,皱眉问身边丁谓。

“我也纳闷,好像是和宁进一起,估摸着是从保德州来的。”

“着五品县男服饰,挂鱼水袋?”王钦若瘦长脸,高颧骨,寿长眉,抚须皱眉沉思,眼中闪烁着狡诈的光芒,忽而老目大睁。

“我想起来了,是他,官家要召见的,保德县男陆扬。”

丁谓讶然:“你是说研制香皂神品的那小子?”

“应该是他不错,宁知州举荐与他,因此诸位大人还在朝堂上议论过此事,官家封他为保德县男一虚职,以慰爱才之心。”

丁谓远远望去,道:“果是年少英俊,良才美质,听闻官家有意把香皂和肥皂二物命为贡品。”

“有此事,但听闻官家又改主意了,却不知何故。”张钦若道。

卯时,随着太监王恩忠一声宣召。

诸朝臣分列两厢,鱼贯而入。

陆扬懵懵懂懂,排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