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他们在伊丽河谷走一段之后,翻过山麓,大军朝西南方向的热海奔去。
这裏离碎叶城,也就是八刺沙衮已经不算远了,大军平治大概要六天时间可到碎叶城,若是轻骑信使马不停蹄的平治,三日可到。
热海周边有大量适宜放牧的地方,散布着大量黑汗牧民。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民就是兵,所以出伊丽河谷之后,战斗明显多了起来。
杨逸派苗授和刘武各率二千五百人马,如两只勾拳,于他的中军前方形成两路前锋,一路扫荡过去,直奔热海。
热海(伊塞克湖),也叫大清池,周长千里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到了这裏,都要焚香祈福,湖中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热海的得名,并不是因为湖水是热的,最要是指它冬季不封冻,这在高山湖泊中是极为少见的,是以人们将之称为热海。
杨逸他们出了伊丽河谷后,又花了三天时间,到达热海的东北角,从这裏往西,最多再有三天时间,就可以到达碎叶城了。
从出伊丽河谷开始,杨逸就撒出了大量侦骑,经过三天时间,一连串的消息开始不停地反馈回来:
敌烈部大军自拨换城出发,西北渡拨换河,中河,到小石城,过粟楼烽,翻越拔达岭,经顿多城,渡真珠河上游,又西北度乏驿岭、雪海,目前离热海南岸还有百里。
而另一方面,哈桑的三万大军自疏勒出发,向北翻越图鲁阿提达坂(即后世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口岸:图噜噶尔特出口),然后北渡真珠河(纳伦河)中游,飞速回援八刺沙衮。
哈桑走的这条路是西域通往中亚地区的最便捷的通道,所以哈桑比杨逸和敌古烈都更快的到达;三支大军一齐扑向八刺沙衮,一场三国大战的大戏即将上演。
“大人,程三郎他们回来了。”马汉卿匆匆打马过来秉报道。
“快让他过来。”杨逸欣然说道,虽然还不知道程三郎与敌古烈联络的结果,但杨逸相信,敌古烈和赤贴很难抵御他开出的合作条件。
果然,程三郎兴冲冲地来到杨逸面前秉报道:“大帅,小人不辱使命,按大帅吩咐的,把事情办成了,敌烈部已经同意与咱们结盟。”
他一边说话,一边脱下头盔,在杨逸面前,无须掩饰什么,相反,他觉得他那“乃蛮式”发型是一种荣耀。
杨逸轻松地微笑道:“不错,不错,三郎啊,看来咱们是不是错怪脱里罕了,真算来,自从你剃了这‘乃蛮发式’后,就无往而不利,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奥妙呢?”
虽然他开始就有很大把握敌烈部会和自己合作,但真得了确定的回报,心裏还是突然轻松了许多,不由得开了句玩笑;马汉卿他们听了也都跟着大笑起来,程三郎不以为意,一只大手在自己的乃蛮式发型上‘搔首弄姿’,嘿嘿笑个不停。
“说吧,咱们的条件敌古烈全部答应了吗?”
“回大帅,答应是答应了,只是敌古烈要求大帅先与他结为安答,对天盟誓过后,才肯真正与咱们展开合作。”程三郎说完,小心地瞟了杨逸一眼,生怕他生气。
按杨逸原来的意思,是双方一起灭掉哈桑之后,到碎叶城再结拜,因为这次杨逸只有一万人马,这点兵力对相对于要占领的广阔地域来说,实在不多;他不想再和哈桑硬碰以导致无谓的折损,便打算借敌烈部,再玩一次阴谋。
要想阴谋得呈,就不大方便提前与敌古烈接触,以免被哈桑提前发觉什么蹊跷。
杨逸听了程三郎的话,眉头不由得轻轻挑了挑,程三郎心中一咯噔,连忙说道:“大帅,小人已经尽力了,本来敌古烈也想答应先灭掉哈桑再结安答的;但赤贴儿却坚持要大帅先拿出诚意,非要大帅与敌古烈先结安答不可,小人费尽口舌也没能让他改变心意,请大帅责罚。”
杨逸摆摆手,示意他别慌,细细想来,赤贴儿此人心思比较细腻,而且之前双方毕竟是仇敌,他有此顾虑也不足为奇;这年头,尤其是直爽的草原人特别相信誓约,有没盟誓之前,看来是难以让敌烈部放心合作了。
“程三郎,你再跑一趟,让敌古烈准备准备,特别是让他注意别走漏了风声,我这就随后率军前去。”
“小人遵令。”
仔细吩咐过程三郎之后,杨逸很快下令大军出发,沿着大清池东侧南下。
花了一天多时间,在大清池南岸一座叫冰城的小城东面的一处高山草甸上扎营。
到时薄暮时分,杨逸一边让马汉卿准备,一边对李一忠说道:“一忠,我警告你,别在背后玩什么花样,这次咱们必须拿出诚意来,你那些小动作一旦被敌古烈发现,只会适得其反。”
李一忠表情微微一滞,讪讪地说道:“大人,您只带几十人前去,万一谈不拢,那就危险了,属下只是防止万一而已,照我说,咱们就算不跟敌古烈合作,同样能灭掉哈桑,大人是三军主帅,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少废话,你若是安排了人马,就赶紧给我撒回来,这是军令。”
“末将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