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北宋前期的外命妇封号基本是沿袭了唐朝, 分为九等,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和县主是给皇室和宗室的,这以下的国夫人、郡夫人、郡君、县君才是给官员眷属、社会上一些受到旌表的妇女之类的。
此番, 经过一番准备后,仁宗便下旨,封郑苹为河内郡太夫人, 嘉奖她教子有方。又有双宜,也被封为清河县君,并赐婚沈括。
一般来说, 封赏官员女眷,都是官员的母亲和妻子, 和妹妹是没啥关系的,而且,一般封号是和丈夫的官职相对应,不会超过他们。
但是云雁回家里这两个情况都不一样,郑苹呢,她儿子压根官都没做, 旨意上只是含含糊糊夸了一番。而双宜呢, 干脆比照她未婚夫的成绩来。
郑苹还说呢, 既然有她这个例子,那么未来云雁回的妻子封号可想而知了,她是郡太夫人,云雁回的妻子就是郡夫人。这其实是同一个等级, 只是为了区分一下婆媳。
吏部的司封部奏拟了封号,再由官告院颁发封赠诰命, 云雁回家就正式多了两个外命妇。当然, 等双宜出嫁之后, 就只剩一个了。
郑家的人过年时才请了郑苹回去吃饭,这会儿也觉得与有荣焉,又请郑苹回去庆祝。
当初郑苹私奔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一天啊。且不说她前夫是个苗人,后来更是死不见尸,她还死犟着不肯回去。
就是后来,再嫁的人家也不过是个平头百姓。
所幸,生了个好儿子,未及加冠,就已经是东京城一霸了……
“回郑家吃饭么?又不是过年,也没必要去嘛……”云雁回嘀咕了一下。
“双宜就快嫁了,还是回去比较好。”郑苹仔细考量了一下,“你要为双宜想想,毕竟,她是姓郑的。”
倘若双宜嫁的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但是沈括也是官宦世家,自己在朝为官,双宜总归要和婆家还有沈括的上下属女眷打交道的,她得进入汴京的命妇社交圈,光靠能打,是不行的。
云雁回想了下,郑家的女性那么多,再有各个姻亲的关系,和郑家和解,的确对双宜日后交际有好处。他不禁思考,当初郑苹松口,会否就是因为思考到了双宜。
“那好,我陪你一起回去。”云雁回说道。
此前,过年时也只有郑苹回去,郑家老多人问了。
郑苹笑了,“这下子,你不怕他们给你介绍女娘了?”
云雁回不是自恋,但是,他觉得郑家还是很有可能想和他亲上加亲的……
云雁回讪讪笑道:“再怕也要去啊,事关我们双宜日后的幸福。”
双宜坐在一旁,没精打采地道:“怎么这么麻烦……”
“人生在世就是这样了,哪能事事如意呢?就算我帮你找个有马有房,父母双亡的夫婿,也不见得就不必和其他妇女打交道了啊。”云雁回说道。
这沈括,已经够可以了,他爹在外地为官,老家又离得十万八千里,一年不一定能见一次。结了婚之后,小两口二人世界可以过很久呢。
郑苹听他说什么有马有房,父母双亡,就一巴掌拍了过去,“瞎说什么呢。”
父母双亡,这什么破条件啊,被雁哥儿说得仿佛很吃香一般。
吃香当然不是在这个时代吃香,云雁回叹道:“不是我恐吓你,成了命妇之后,行为就要受到很多拘束了,不然被撸了诰命,也难看得很。所以啊,你日后出门要么还是乔装打扮一下好了……”
双宜好像瞬间就懂了为什么云雁回以前一直拦着不要封号,不禁沉思道:“竟是这么麻烦,那和离会不会受到影响?”
郑苹:“??”
双宜:“雁哥儿跟我说,成亲后不要急着要孩子,婚姻不是一次定终生……”
还没说完呢,郑苹就抄起扫床榻的小扫帚往云雁回身上拍去,撵得云雁回满屋子跑,“你就跟你姐灌输这些!”
云雁回不敢反抗,只能乱跑,“沈存中都没意见,您恼什么啊!人品太高尚了,坑得又不是自家人!”
郑苹一眼就看穿了,“沈存中没意见,是你没跟他说过吧?”
要让沈括知道云雁回教他姐嫁人也有回头箭,一次不行大不了离了再嫁,沈括还不得气死啊?
云雁回嘿嘿干笑,干脆开门躲出去了。
一出去,刚好就看到沈括拎着一盒点心出现在院门口,“雁哥儿,你怎么了?”
“没什么,”云雁回若无其事地道,“你怎么又来了,你别老来啊,双宜现在赶工给你绣水鸭子呢,可怜见的,你老来扰乱她心神。”
婚期定在年底,双宜最近正在给自己绣嫁妆,是越绣越绝望,云雁回都想好了,郑苹一个人都不够,干脆只叫她绣个边边角角,大头拿去找郑家女眷。
“我也没见她,我就是送个东西……”沈括不好意思地道,“今日尝到这个,还挺好吃的,便买了一盒。”
“啧啧……”云雁回看沈括已经成功变成恋爱脑了。
……
过了几天,云雁回就和郑苹、双宜一起上郑家去了,郑家准备得跟过年似的。
借着在这里小住的机会,云雁回就和郑苠聊了聊。他觉得,郑苹说得很对,所以他决定做得彻底一点,让郑苠答应,叫双宜在郑家发嫁,正式作为郑家女出嫁。
虽然说云雁回对郑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双方也不至于不死不休,这次有需求,云雁回完全是抱着做交易的心态。
毕竟,除了郑凌之外,他和郑家人并没什么感情。
郑苠看他把态度摆得分明,十分遗憾,但以他们以前的行为来看,这已经很可以了,饭总是一口一口吃的嘛。
于是,郑苠也答应了,甚至要帮忙操办婚事。
云雁回便是再能干,也没法揽下这种事,但是郑家做这种事是十分熟门熟路的,肯定办得很有面子,所以承了这个情。
还有一个小小的附加条件,就是双宜绣工很差,要劳烦郑家的女眷贡献集体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