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忠诚与利害(2 / 2)

话又说回来,即使宋朝使者无法压服李德明让他把党项军队从甘州回鹘撤回来,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一个让山遇惟亮兄弟接触的机会。山遇惟亮兄弟打算偷偷拜会宋朝使者,把内心的想法向宋朝使者透露,让使者回去转告给大宋皇帝,山遇惟亮兄弟甘愿充当大宋在党项人中的内应,只要大宋皇帝肯在必要的时候出兵支持山遇惟亮兄弟。所以山遇惟亮兄弟非常希望大宋皇帝能派遣宰相、副相、枢密使级的大臣过来,最不济也是个尚书级别的一品大员。因为这样的大员位高权重,不但能够在皇上面前说上话,很多事情自己都可以做主。但是现在,大宋皇帝却派遣一个正六品的小官吏,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过来。这怎么能不让山遇惟亮兄弟失望呢?

可是宋朝使臣既然来了,山遇惟亮兄弟必须尝试一下,因为这是他们兄弟联络宋朝的最好机会,一旦错过去以后必定需要大费周章。于是两兄弟商议一下,决定由哥哥山遇惟亮出面与江逐流接触。

既然接触,还得讲求个方式。因为山遇惟亮对江逐流并不了解,不知道这个大宋朝的年轻小官吏胆识风骨究竟如何。假如江逐流听到山遇惟亮的真实心意后,心中惊疑不定又或者惧怕,把山遇惟亮所说的话俱都转告给西平王李德明以向西平王李德明示好,那么山遇惟亮兄弟以及全族人的性命也就全部交代了。所以,山遇惟亮决定安排一个局试探一下江逐流,看看江逐流是不是对大宋朝忠贞如一。这并不是山遇惟亮多此一举,而是大宋朝没有风骨贪生怕死的官员太多了——宋朝太富裕了,官员享受惯逸乐的生活,连吃苦受累都怕,又如何能舍弃自己的性命?

要接触大宋使者江逐流,又要不让其他人知道,还要布局试探江逐流,这对山遇惟亮兄弟来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可是恰好这件事情都被国师阿布杜解决了。

那么西平王国师阿布杜又怎么会参杂进山遇惟亮兄弟的这件事情当中了呢?因为阿布杜想要离开兴州,离开党项部落,回到他的祖国黑衣大食去。

黑衣大食,是当时中国人对阿拨斯王朝的称呼。阿拨斯王朝是一个以伊斯兰教徒为国教的国家。但是在当时阿拨斯王朝统治的叙利亚一代,还存在叫作聂斯脱里派的基督教派,也被称为亚述东方教会。这个教派的人在阿拔斯王朝非常受歧视,所以很多人都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来中国传教,当时中国人称呼这个教派为景教。

阿布杜生长在叙利亚一带,虽然是阿拉伯人种,信奉的却是聂斯脱里基督教派,同时,阿布杜又是一个精通算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学者。他在阿拨斯王朝受到伊斯兰教徒的歧视和排挤,自然向往着东方神秘的圣土,于是沿着前辈的脚印前来中国以传教为名来寻求一个可以让他安心研究自然科学的净土。

十五年前,阿布杜沿着丝绸之路东进,遇到了西平王李德明。相互攀谈之下,李德明对阿布杜的学问大加赞赏,就立刻把阿布杜留在夏州,并封为“国师”。阿布杜在李德明这裏得到重用,自然也感激涕零,为李德明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兴州城就是阿布杜在考察了夏州王城遗址的布局之后又结合大宋都城汴梁的特点规划出来,并亲自都建的。

在兴州,阿布杜地位尊崇之极,自西平王李德明以下,谁人见了阿布杜都要躬身行礼,叫一声国师,大王子李元昊也不例外。

一年多前,受了李元昊的唆动,西平王李德明派遣阿布杜到东京汴梁去挑战,打算羞辱一下宋人,也为了给党项人长士气,让他们知道所谓天朝之邦也不过如此。可是谁知道阿布杜偏偏遇到了横空出世的江逐流,最后落得个铩羽而归。

回到兴州后,阿布杜的地位一落千丈。加之对阿布杜一向宠信的西平王身体又不好,多数时间在温泉山里养病,王府事务平时多由李元昊主持。李元昊本来对阿布杜那一套算学之类的杂学毫不感冒,阿布杜又败于宋人之手,让党项人自取其辱,心中就更加厌恶阿布杜。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有两个宋朝的书生跑到了兴州,一个名叫张元,一个叫吴昊,不知道怎么就迷了李元昊的心窍,让李元昊对他们两人的话奉为圭臬。张元和吴昊成为事实上党项人的军师,可是两人并不满足,因为阿布杜虽然没有实权了,但是毕竟还挂着国师的虚位。于是张元和吴昊平日里见了阿布杜总是冷嘲热讽,让阿布杜给予抓狂——即使在黑衣大食,伊斯兰教徒也没有如此对待过他。可是阿布杜不得不忍,假若翻脸,张元和吴昊在李元昊的支持下,可以轻易要了阿布杜的性命。

阿布杜现在所倚仗的不过是西平王李德明,可是李德明虽然才四十八岁,但是从身体上看已经是风烛残年了,性命不会延续多久。一旦李德明死去,那么李元昊即位之后,阿布杜还不知道要面临怎么样窘迫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阿布杜就想到离开兴州,回故国黑衣大食去。他离开故国已经二十多年了,也该回去看看了。

可是要想离开兴州,必须取得西平王李德明的同意。虽然阿布杜从汴梁败回来之后,李德明对阿布杜有些失望,但是却不会就这样轻易放阿布杜离去。李德明知道,党项人还需要李德明这样的人才,虽然儿子李元昊并不喜欢阿布杜。

于是阿布杜就找到了平日里交往不错的左厢军统领山遇惟亮,让他出面说服西平王李德明,同意他回黑衣大食省亲——阿布杜并不敢说是辞去国师。另外,除了让山遇惟亮说服李德明外,阿布杜还需要山遇惟亮另外的帮助。因为西平王的辖区全部由厢军驻守。左右厢军一共分为十二司,都掌握在山遇惟亮兄弟手中。有了山遇惟亮兄弟的令牌,阿布杜这个走下神坛的国师在通过厢军驻地的时候也会顺利点。

当阿布杜到山遇惟亮府邸寻求山遇惟亮的帮助时,恰逢下面人过来向山遇惟亮报告,大宋宣德郎江逐流已经抵达兴州。

山遇惟亮想起阿布杜刚才所说的大宋天才算学大师好像也姓江,就问阿布杜是不是这个人。阿布杜苦笑道,正是这个江逐流。他还真是冤魂不散,在自己将要离开兴州的时候也来到兴州,难道说冥冥中自有天意,上帝当初创造他的时候就注定了他和江逐流之间有这一段缘分?

山遇惟亮听后笑了起来。他告诉阿布杜,想让他帮助阿布杜离开兴州也可以,前提是阿布杜必须帮他一个忙。

山遇惟亮和阿布杜是老朋友,双方对李元昊都非常憎恶,所以可以坦然对阿布杜说出这些而不怕阿布杜出卖他。若是阿布杜想要出卖他,山遇惟亮大军在握,总有李元昊的庇护,山遇惟亮也有把握让阿布杜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这道理山遇惟亮明白,阿布杜更是明白。

听了山遇惟亮的要求后,阿布杜虽然心中吃惊,但是也立刻答应下来。在阿布杜看来,人和人之间没有忠诚与不忠诚的关系,只有有利还是有害的关系。山遇惟亮虽然是李德明的弟弟,李元昊的叔父,但是为了保全性命,保全自己的势力,自然会选择对他最有利的道路。

同样,西平王李德明虽然对阿布杜有知遇之恩,但是阿布杜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有选择和山遇惟亮合作,为山遇惟亮和宋朝天使江逐流之间会面牵线搭桥。

经过和山遇惟亮的商议,决定由阿布杜以西平王国师的身份前去驿站拜访江逐流,邀请他到国师府邸过来比试算学题目。这个理由非常冠冕堂皇,任何人都不会起疑心。以阿布杜国师之尊,在宋人那里受了侮辱。现在宋人江逐流既然送上门来,阿布杜当然不会错过这样雪耻的机会。对于党项人这种遊牧部落来说,找冤家对头报仇是天经地义的,相反,那些躲起来不去报仇的人会被人当作懦夫一辈子看不起的。

其实阿布杜不是不想找江逐流报仇,只是上次在汴梁大宋朝堂上那一战阿布杜心中明白,他差江逐流太多。这种知识上和算力上的差距并不是一年半年就可以弥补过来的。

所以阿布杜就收起了报仇雪耻之心,老老实实地为山遇惟亮充当牵线人。

而在此之前,山遇惟亮就换上便装,悄悄地从后门进入阿布杜的府邸等候江逐流。此时大王子李元昊远在甘州,西平王李德明和衞幕族首领山喜都在温泉山,虽然他们也留有人手监视山遇惟亮兄弟,但是远不如以前那么缜密。

至于大理石桌面上的五百五十两黄金,则是山遇惟亮兄弟和阿布杜一起凑起来的。以他们三人之力,在半日之内也只能凑到这么多黄金来试探江逐流。为了增强对江逐流的诱惑力,山遇惟亮画蛇添足的把五百五十两黄金全部堆放出来,从而让心细如发的江逐流看出了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