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格物学的厉害之处(1 / 2)

大隋的勇气 不败 1243 字 2022-12-26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当晚杨凡便被人叫到了宫内,来到紫微宫,杨坚正在大发雷霆,也难怪,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虽然现在这小棉袄有点不太合身,但毕竟也是第一个棉袄,人都是念旧的,而且这事要是搁杨凡身上,杨凡绝对会立刻把那家伙从精神到肉体全部消灭的干干净净。

杨凡走进殿内,给了杨勇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拜道:“微臣杨凡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朕问你,十五的赛马赛有把握么?”

“微臣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把握吧,但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还是有的。”

杨勇在一旁听着杨凡吹牛,一个劲的撇嘴,心里埋怨道:“这混蛋又说大话,要是办不成,父皇得把我们的皮给扒了。” 杨坚好奇的问道:“计将何来?”

“微臣听说当初和突厥人在一起的是吐谷浑世子世伏,这就是微臣的把握。”

杨勇在一旁拍了拍脑袋,自己咋就没想起来呢?惹不起突厥人,欺负一下吐谷浑那个弱鸡还是能办到的。

“哼,也该给吐谷浑人一个教训了,朕估计这事就是吐谷浑人挑拨的,这样吧,此事朕就交给你和太子了,要是出了问题,你俩就给朕去陇右吃沙子吧。”

杨勇和杨凡连忙说到:“儿臣(微臣)遵旨。”

杨坚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对杨勇说道:“太子,你先去你母后那里,告诉你母后,朕已经有办法了,让她宽心,朕和杨凡还有点事情要谈。”

“儿臣告退。”杨勇说完给了杨凡一个好自为之的表情,便离开了。

杨坚从桌上拿起一本奏章扔给杨凡说道:“杨凡,你看看这本奏章,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这是民部尚书元岩上的一份奏章,这元岩和元谐有点关系,是豪门世族中为数不多真正重视农桑的人。他的这封奏章主要就是说,从北周开始北方已经推荐小麦来取代粟米了,可是过了有一百多年了,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农民种植粟米,小麦的推广陷入了瓶颈,长此以往,会导致“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局面,对天下安稳大大的不利。

杨凡闭上眼睛慢慢思考,说实话,自己对农业也不是一窍不通,但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

小麦比粟米更加难伺候,这杨凡还是知道的,但小麦亩产高啊!中国老百姓又不傻,按照元岩的奏章上说的,小麦的亩产是粟米的一点五倍,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杨凡突然想起了一个名词“曲辕犁。”唐代才出现的曲辕犁,是中国农业史上的分水岭,也奠定了中国之后数千年农业历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