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赵容儿分析的也不无道理。如果说阿史那其连,让自己的部下去“突厥牙帐”,见“达头可汗”。而他作为一名主将,却还要去开“小差”,这样说得过去吗?
所以,赵容儿也认为,这阿史那其连的军队,还是开回去的好。免得“让部下说错了话,被达头可汗”,抓住把柄。
这样一来,赵容儿就感觉自己,有靠山了。当然,对于阿史那其连的实力来说,也的确是赵容儿的一大靠山。
当然,这阿史那其连,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辩驳之说。因为,他接到“达头可汗”的亲笔信,也是一种“飞鹰”传送来的。在这辽阔的草原上,都是利用“鹰”,来传送书信。之于能不能传送到对方手中,就很难说了。失误,也是十有八九的事。
所以,阿史那其连,并不怕自己面对“达头可汗”一说。只是这样做,会不会是自己太过自私,或者说是不顾大局着想——
不过,作为丈夫之志,理当要公私分明。但是,鉴于眼下情况,他又不得不“报恩”。常言说的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曾经的“西毒”方子寿,还救过他的命,此次不去,是不行的。之后,阿史那其连就叫赵容儿上马,向“狼居胥山”而去。
知恩图报,这是为人之本。否则,就枉为人师表。
此时的天边,正是一竿残照之时,满天的晚霞被落日映红了半边天空。渐渐地,暮色压下,星月升起。
阿史那其连和赵容儿,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想趁此月色,在坚持一会,就到了“狼居胥山”山脚了——
到达“狼居胥山”山脚,已经是午夜时分,阿史那其连就吩咐部下,就地扎营,生火造饭。
夜里,赵容儿望着夜空中的星月,眼角流出了泪水。此时此刻的她,真的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丈夫重九。为了一种“信仰”,为了一种“理想”和自由,他们夫妻二人,所作出的牺牲,真是太大了。
而且,重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儿子一眼。所以,赵容儿想到这些,心里头就觉得酸酸的——(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