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文才清正廉洁,性格方正,绝不会结党营私,李世民最喜欢任用这种人,对于厉文才的话,李世民十分相信。
在原本轨迹上,厉文才高中进士的第一年官拜道州刺史,次年便因为“靖寇安民”有功,升任容州都督,兼容州刺史,在任期间,深得地方士民拥戴,后来因为思念故乡,竟上书辞官,李世民难以挽留,只得应允。
回到故里后,厉文才捐资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当地依旧有人纪念这位清官,因他担任容州都督,便将他修建的堤堰命名都督堰,名流千古。
对于亲手提拔起来的人,李世民向来是用人不疑。
厉文才在奏疏中称,岭南战乱,信使不得进……
这一切事实表明岭南已经生乱,只是大山阻隔,再加上有心封锁,消息并没有传递出来。
高冲看一眼高君雅,高君雅目不斜视,只当做没看见。
李世民倒是看见了,直接皱眉说道:“你有何想法便说,看你阿耶作甚”。
高冲咳嗽一声,只得反问道:“臣想知道陛下你是什么想法?”
李世民闻言冷哼一声,直说道:“自是征讨不臣,还能如何?”
说完之后,见高冲目瞪口呆,便是继续说道:“蔺謩入朝之后,颇多不忿,我有意任用蔺謩,统辖荆楚之地府兵,进驻岭南。
如若岭南生乱便平定叛乱,如若岭南无事,那便暂时驻兵岭南,震慑不臣”。
代州都督蔺謩在代北大败一场后,李世民召其入朝,拜右武卫大将军,依旧重用,但是蔺謩这人心高气傲,觉得他在代北大败不过是一时疏忽大意而已,他觉得他还能行。
李世民对于蔺謩这种人始终是信任有加,因为这种人有话不会憋在心里,比如程知节,便是最好的例子,正好遇到岭南“失联”这种事,李世民便有意驻军于岭南。
既然是驻军,震慑不臣,那必须要胆大忠心之人,蔺謩便是最佳人选。
只是高冲听得这话后,便是摇摇头,不敢苟同。
李世民眼睛一眯,“说说你的看法”。
“中原刚刚平定,尽管荆楚之地并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但是河北等地依旧是百废待兴,如陛下先前所言,眼下当以恢复民生为要。
岭南天高路远,地势险恶,且到处是密林瘟瘴,实在不适宜大规模驻军,并且现在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冯盎等人谋反,兴师动众的进军岭南有些不妥”。
高冲略一迟疑,组织一下语言便是直接说道,
他虽然跟父亲商讨过岭南之事,最好是外放岭南为官,但他不可能直接说:陛下,把我外放岭南吧。
凡事讲究前因后果,总归是要叙说清楚,一步一步的来进行。
只是李世民听到这话有些不满,也没有跟高冲见外,直接怼道:“你不能因为冯盎是你招抚的,你就这般相信他,人心难测,现在上告冯盎有异心的人不只一人,你怎能证明冯盎没有反心?”
高冲闻言苦笑道:“冯盎如果反叛,他一定会占据州城,揭竿起兵,但是现在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他有这么做啊,现在只是岭南消息不通,便冒然发兵征伐,劳民伤财且不说,或许也伤忠臣之心啊,陛下不如派遣使者,前往岭南,查明情况再做决断不迟啊”。
听得这话,李世民觉得有些道理,看向高君雅。
高君雅面无表情,并没有就冯盎一事做出评议,只是微微颔首说道:“慎起刀兵”。
“陛下,臣愿前往岭南”。
见李世民陷入沉思,高冲直接出列说道。
李世民闻言神色一顿,“攸之你……”。
“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年是我招抚的岭南,现在岭南生乱,臣责无旁贷”,高冲义正辞严的说道。
李世民只是眼睛一眯,看了看高君雅,缓缓说道:“高相公是你的父亲,我是你的君主,此间再无外人,你有话便直说,我不相信只是这个原因”。
高冲面露尴尬之色。
高君雅幽幽一叹,起身对着李世民深深拜道:“陛下厚爱,臣父子皆位居高位,心中惶恐,唯恐辜负皇恩。
然攸之于军事有功,却无治政之功,臣请陛下将其外放,以堵悠悠之口”。
高冲听得眼睛一亮,直说道:“陛下,臣多年来从军征战,从无治理教化之功,还请陛下成全”。
李世民心中感慨万千,下座扶起高君雅,由衷的叹道:“高相公一片公心,坦坦荡荡,令人敬佩”。
然后看向高冲,“即便你有心如此,也不必去岭南那蛮荒之地,当年在晋阳城,我亲口许诺:当同富贵,现在若将你外放岭南,那岂不是我食言无信”。
高冲感动得一塌糊涂,直拜道:“陛下,臣理由有三,还请陛下成全”。
正在这时,殿门内侍来报:诸位相公应召觐见。
李世民吩咐道:“请到偏殿稍歇”,然后看向高冲,“你接着说”。
高冲心想着话赶话已到这个地步,就不要藏着掖着了,当即斟酌言辞。
“其一,我长于军事,然无治政之功。但是我心里也有一些想法,希望付诸实际,岭南蛮荒,正好可以让我自由发挥。
其二,此次突厥南侵,我计划不周,四面埋伏配合坚壁清野,对延州等地民众伤害颇深,伤亡数千民众,罪责在我,外放出京,也是陛下赏罚分明。
其三……”。
说到其三,高冲言语一顿,看看李世民,再看看高君雅,高君雅只是垂眉不语。
李世民闷哼一声,一脸嫌弃的看着高冲,“其三,你父子同居高位,所以你害怕了?所以你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便外放去岭南那蛮荒之地?”
高冲瞪大眼睛,然后深深地赞叹道:“陛下,你真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英明神武…
臣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打住”,李世民气急而笑,然后起身负手走向高冲,眼睛死死盯着他。
“当着高相公的面,我也不训斥你,但你需知,我既然敢用你,便不惧流言蜚语,我如此信你,难道你不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