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沈三问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展台的位置大家居然会视若无睹,参与进来又不难。
难道他们就不想给别人分享自己心中最完美的作品吗?
书单里沈三问的两本书评语都很简单。
一个是故事好看。
一个是情节好看。
苍白无力,毫无煽动性。
不过沈三问还是十分很感激的,更不会嫌弃,这是第一个主动吃螃蟹的人。
沈三问调查了一下此人,出身在商人之家,没什么特长,很纯正的读者,就是偶然看到了公告,随便写了两笔上交。
很随意的参与。
沈三问在公告前驻留观察,很快发现问题。大多数人都是看一眼就离开,可以说是很没有参与感和分享精神了,只有扑街作者,会有一瞬间的惊喜,但是又落寞的走开。
他懂,这是消费不达标,没办法创建书单。
书单展台偶有行人路过,但是看着孤零零的三本书,极少数人上前翻一翻。
沈三问给武延秀写的评语很夸张,把女主的精明古怪,男主的热情干练,都夸上了天。因为文笔就一般,只能夸剧情多动人心弦引人入胜了。
路过的行人,大多都会看武延秀的书。
有些是在书单展台从头到尾读完然后去付费区的,有些是看到书名后前往对应的展台读,最后去付费区。
为什么沈三问知道他们都去付费区了?
从每个时辰的订阅中看出来的。
一本书上架后,没有推荐位的话,只有一直追书的读者会留下来,鲜有新鲜血液加入。
认可一本书的人,才会愿意付费读书。
而这些人,有自己的读书习惯,不可能突然有一天全部集中在一个时间点去读,导致某个时辰的订阅猛涨。
可是武延秀的书,现在就是这样。
沈三问数了数,五十个人路过随意翻阅后,他前面的章节能涨大概二十多个订阅。
所以,这很明显,就是书单的推广效果。
可是,沈三问挂在书单站台的书并没有如此明显的涨动。
原因无他,推荐者的四字评语没有吸引到大家,就算注意到书,看着干燥的四个字也提不起兴趣。
还有种幼稚的感觉在里面。
夫子很小就教会他们形容一个人要灵活用词,从里到外从外到里认真分析,具体说明外貌体形,性格特征,精神状态,更何况形容一本内容丰富的书。
瞧这个推荐人写的。
读过书吗?
就像形容英雄,就会说不怕死。
具体是怎么不怕死?文化人怎么着也要提几句,不畏强权,不惧艰险,勇敢刚毅吧?
这个推荐语就是最大的败笔。
这是沈三问拦下许多人询问后得到的结论。
可是大道至简啊!
好看就是好看,非得剧透个子丑寅某,还要鄙视一番他这个勇敢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