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资料——长孙晟(2 / 2)

当时隋朝新立,隋文帝因此很害怕,就下令修筑长城,发兵屯驻北境,命令阴寿镇守幽州(治蓟县,今北京西南),虞庆则镇守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屯兵数万以加强幽州、并州、乙弗泊(今青海乐都西)、临洮(今甘肃岷县)、武威(今属甘肃)等地的守备。

长孙晟早就知道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都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好。

对他们难以力征,容易离间。

于是上表隋文帝,详细分析突厥内部的情况,并针对此情况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提议。

隋文帝看表后大喜,因此召长孙晟来和他说话。长孙晟口述形势,手画山川,写出突厥的虚实,都了如指掌。隋文帝听后对他叹赏不已,全部采纳他的计谋。

隋文帝派遣太仆元晖出伊吾道,让他拜访达头可汗,特赐狼头纛,假装对他很钦敬,对他很礼貌。

达头可汗回访时,隋文帝故意将其使者处在沙钵略可汗的使者之上。

反间计实施后,沙钵略可汗与达头可汗之间果然发生猜疑。隋文帝任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出黄龙道,携带大量钱财赐予奚、契丹等部族,让他们当向导,得以到处罗侯的住处,与他深深交好,引诱他内附朝廷。

如此一来,突厥内部受到分化,沙钵略可汗变得孤立起来。

开皇二年(582年)二月,隋文帝下令撤回准备进攻江南陈朝的军队,集中兵力抗拒突厥。

不久,突厥大军进犯隋朝边境。

四月,上柱国李充在河北山(今内蒙古包头西黄河以北)击败突厥;大将军韩僧寿在鸡头山(今甘肃平凉西)。

五月,高宝宁引导突厥兵攻打平州(治今河北卢龙)。

突厥悉出四十万骑兵突入长城,分路攻隋。

六月,李充再次在马邑(今山西朔县)击败突厥。

达头可汗进攻兰州,在可洛峐(今甘肃武威境)为凉州总管贺娄子干击败。

十月,隋文帝因关中形势紧急,派太子杨勇屯兵咸阳,十二月,隋文帝命大将军虞庆则屯兵弘化(今甘肃庆阳)。

当时沙钵略可汗率军十余万进到周盘(今甘肃庆阳境),隋朝行军总管达奚长儒率军两千人迎战,杀伤其一万余人。

柱国冯昱屯兵乙弗泊、兰州总管叱列长叉守御临洮、上柱国李崇屯兵幽州,皆为突厥所败。

于是,突厥纵兵自木硖、石门(今宁夏固原西南和西北)分两路进击,尽掠武威、金城(今甘肃兰州)、天水、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上郡(今陕西富县)、弘化、延安(今陕西延安东北)等地。

沙钵略可汗想继续南进,达头可汗不同意,带兵退走。

长孙晟乘势用计,游说沙钵略可汗之侄染干(一说沙钵略可汗之子),让他假告沙钵略可汗:“铁勒等谋反,想袭击你的牙地。”

沙钵略可汗害怕老营有失,于是撤兵出塞。

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

炀帝深表悼惜,赐赠甚厚,令其少子长孙无忌袭爵。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之子)所围,危急之下,不禁慨叹道:“如果长孙晟还在世的话,朕不至于被匈奴逼到如此地步!”

长孙晟之女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唐朝贞观(627年—649年)年间,李世民追赠长孙晟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号“献”,后世亦称其为“齐献王”。

在其子长孙无忌获罪后,长孙晟的庙宇遭到毁坏。

咸亨元年(670年),经西台舍人徐齐聃进言,长孙晟的外孙、唐高宗李治同意修复其庙。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