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5章 科学大旗冉冉升起(2 / 2)

大唐孽子 南山堂 2128 字 1个月前

按他的理解,这科技奖应该是观狮山书院的每个学院都有份才对。

偏偏这裏面少了明经科和明法科对应的内容。

“陛下,会不会是楚王殿下不认为经学是科学,所以这个大唐皇家科技奖里头,没有想过的奖项?”

“有这可能。真要是这样的话,他这就算是刻意挑起科学和儒学的争端了。这个家伙,还真是一天也闲不住啊。儒学能够传承这么多年,还是有他的存在意义的。”

儒学能够一直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自然是因为他有利于稳固帝王的统治。

李世民对此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他从来没有反对过儒学的传播。

当然,科学的好处,他也是看到了,所以也不会反对。

作为上位者,下面的人之间有争执,其实反倒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要是大家都一块铁板一样,那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楚王殿下既然在观狮山书院设置了经学院,想来也是没有完全否定儒学的意义。只不过在他的心中,也许科学的重要性更加高一些。”

“算了,先不管他了,让他折腾去吧。按照他之前说的话,只要是有利于大唐的事情,就是值得鼓励的。目前来看,观狮山书院也好,还是他提倡的这个科学也好,对大唐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朕自然也是要支持的。”

……

贞观十五年六月十六日,晴空万里,微风轻拂。

观狮山书院大讲堂,一大早就人来人往,许敬宗亲自在那里布置。

今天是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李宽很重视,许敬宗就自然更加重视了。

大礼堂正常情况也就只能容纳一千多人,所以好多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今天都没有机会进去观摩。

因为李宽脸皮很厚的将朝中重臣都给请了过来,甚至连大明宫中的楚王太妃、长孙皇后等人,也都会出席。

为了让这个颁奖仪式不至于变成观狮山书院自娱自乐的奖项,李宽自然也给曲江书院、渭水书院、国子监等其他书院里头的知名教谕发了邀请函。

甚至太医院、将作监、司农监、太史局的人员和长安城的一些知名郎中,都受到了邀请。

这么一来,大唐皇家科技奖颁奖典礼的邀请函,就变得珍贵起来了。

物以稀为贵嘛。

哪怕是之前不怎么重视的人,当发现周围的人有邀请函,而自己没有,也会觉得心裏有落差。

“这就是邀请函呀?陈五妹你好厉害,才进入书院一年就能有机会出席这么盛大的颁奖礼,我听说今天能够参加颁奖礼的学员,还不到两百名呢,像是我们这种刚刚进入书院不久的,几乎没几个有资格参加的。”

在算学员的一出宿舍里头,几个学员起床后就开始讨论着今天的大事。

作为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他们更加能够感受到这种氛围,感受到李宽和许敬宗对此事的重视。

“我……我也不知道为何许参军会给我一张邀请函呢。昨天上午突然就有人通知我参加今天的颁奖典礼。”

陈五妹是陈四儿的妹妹,之前在登州的互助小学学习,后面观狮山书院开始有限度的招募女学员,她就藉着这个机会来到了长安城。

陈四儿是最早一批出海的东海渔业船员,虽然地位没有杨七娃那么显赫,但是也算是混的比较好的。

对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自然是宠爱的不得了。

等闲人家可不会让女子去书院学习,但是见识到了新式科学的魅力的陈四儿,对此事的态度却是跟一般人都不同。

凡是李宽支持的事情,陈四儿都是支持的。

自己妹妹想去观狮山书院学习,陈四儿自然也是支持了。

“会不会是因为前两期的《科学》杂志上,你發表的那篇文章?所以才有机会参加今天的颁奖仪式?”

“也有可能是你哥立下什么大功劳了。”

“书院现在不断地的招募一些女学员,说不准这次是为了鼓励我们,所以才陈五妹作为大表参加呢。”

宿舍当中,几个跟陈五妹同期的女学员,叽叽喳喳的在那里议论着。

观狮山书院如今的教谕和学员数量早就超过五千人,突破一万人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而今天参加颁奖仪式的观狮山书院教谕和学员加起来也就两百来人,陈五妹能够有机会出席,大家自然很是好奇。

……

大讲堂之中,阿史温纳图万尔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妹妹。

“朵朵,你怎么也进来了?不是说今天的颁奖仪式邀请函很难得吗?”

李宽没有把颁奖仪式搞到晚上去,而是设在了上午。

没办法,虽然立国节的时候解除了宵禁,但是平常时分,还是要宵禁的。

所以从早上八九点钟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些人员开始到达大讲堂外。

好在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今天出席的人员级别很高,倒是没有人在那里耍大牌。

“阿史那叔叔,为什么你可以来,我就不行呢?这大唐皇家科技奖,本来就跟你们这些将领没有什么关系的呀。”

契苾朵朵作为契苾何力的妹妹,自然是认识阿史温纳图万尔。

并且同样作为胡人将领,契苾何力与阿史温纳图万尔的关系还算是比较不错的。

“朵朵,你大哥当初送你来观狮山书院,我还不是很同意。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很正确啊。”

契苾朵朵如今头顶着一个女神医的名号,阿史温纳图万尔自然也是听说了的。

“那是,我现在回到家,大家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呢。”

契苾朵朵满脸傲娇的说着。

阿史温纳图万尔笑着跟她说了会话,很快有其他的熟人过来了,他便开始了新的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