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去云南(1 / 1)

三四月份,山南道地区很多作物都可以种植,而北方大地的春耕,也开始忙碌起来,等到他们将分配过去的种子都种下了,是好是坏,等着看结果了,只要这些种植没有水土不服,能够正常的出苗,以农门子弟或者农学生的水平,基本都能够保证其成活,取得一定的收获。孙享福的工作是三个种植区最忙的,那几样适应力较强的大田作物,他根本不用担心,但是许多特殊作物,都需要因地制宜的选址,开荒种植。“这边的鬼天气实在太热了,老师您先歇会,喝点绿豆汤吧!”一身汗津津的李泰,将一碗冰镇的绿豆汤递给了孙享福道,最近他跟着孙享福参与农忙,倒是黑瘦了一些。在岭南的山林里开辟种植园,可孙享福想象的还要难的多,不说炎热的气候,杀不尽的蚊虫鼠蚁,光是那些不时的会冒出来袭击人的猛兽,需要经常组织人手去猎杀,关键是这些东西还没完没了,杀完一拨,又会再来一拨,逼得孙享福不得不放大招了,圈定范围之后,放火烧地。不过,在原始深林里放火,必须要非常小心注意,对于所有属下的人清理出来的隔火带位置,他都需要亲自检查,排除危险,有的地方不放心的,检查的时候,他还会亲自动手,加强修整。“做事情,不会样样都简单,尤其是农业活,像咱们目前这样一片一片的弄,要把所有的种植园都开辟好,只怕得好几年,得想办法,另辟蹊径。”孙享福丢下了挖土的铁锹,接过李泰递过来的绿豆汤便猛灌了下去,在岭南这种炎热的天气环境里,如果不及时的补充降暑饮料,很容易暑昏迷。“主要是咱们人手不够多,要是像在山南道筑垸田的时候那样,发动一两百万人来一起弄,那快了。”李泰用勺子,再度从装绿豆汤的大桶里给孙享福的碗里添满绿豆汤道。“岭南的产业较多,百姓们本来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非要让他们把事情都放下,来帮咱们干活,那代价太大了,这几天我在琢磨,或许,我应该往云南去一趟了。”到了第二碗的时候,孙享福不再喝的那么猛了,一边小口喝,一边道。李泰有些不解的问道,“去云南干嘛?”孙享福答道,“那边的天气,是四季如春,这里能种的作物,那边也都能种,而且,今年那边已经开始大批量的开梯田了,其实有好多作物,咱们可以把种植园,放在他们那边,算起来的话,那边的人手,可岭南这边宽裕的多。”现在的云南,道路不好走,而且缺粮食,将高产的作物早些引进到那边,教会当地百姓种植,很有必要,毕竟,云南诸部加一些新归降的南方南林地带的部落,可是有两百多万人口。“您之前不是已经派了不少农学生去那边了么,派人送一些种子,再把这些作物的生长习性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种子不行了吗?”李泰言语之,有些不希望孙享福离开岭南。“这些新作物,是农门的子弟,也是从来都没见过,何况是那些农学生,所以,我还是要去看看的,这边的话,剑麻和橡胶树种下之后,我把二小放在这里照看行了,他虽然平时话少,但是种植水平和领悟力还是很高的,至于其它作物,都不是急需的,咱们可以慢慢来,反正我去云南那边,也是统筹安排一下,过几天回。”孙享福喝完了绿豆汤之后,将碗放下道。云南那边的天气,尤其是靠南边的地区,非常的适合种植很多作物,基本都不需要去赶什么季节,像橡胶树的话,种在天气更加炎热的交趾沿海,可能会更好,反正种子有多,分几处试种,效果可能更好。“那,我通知人手准备快船了,您可得快些回来,这边,等要开发的地烧好,将周边的野兽驱赶一遍之后,我们开始建屋了,您说的那个‘堡垒式多元化养种住一体型’农庄,设计的很复杂,还是得您亲自过来盯着较好。”所谓的堡垒式多元化养种住一体型农庄,是孙享福根据岭南现在的特殊环境,借鉴了后世岭南的围屋,碉楼,设计出来的一个即方便大家种植,养殖,又能够保证大家生活居住区安全舒适的大型土木建筑。它建成之后,能够以村为单位,集生活几十到百户人家,围屋加碉楼的设计,使得它一旦关闭了大门,算是山贼土匪想要进来,都难以攻破,更加别说那些毒蛇猛兽了。事实,类似的建筑,本始于两晋隋唐时期,不过,孙享福又加入了很多现代人的理念进去,使其能够更安全的存在于深山老林的同时,也更加便于生产。首先他的选址要好,不光是要在农田央,取水方便,视角开阔,还要排除受到山洪或者泥石流冲击的可能。其次,所有的出入口,即便是白天敞开的时候,也都采用像迷宫一样的回旋式进出口,即便是有野兽想在白天大门没有关闭的时候进来,也容易给套在这个设计别致的门洞里,这是碉楼的一些建筑艺术。它还有很多碉楼的特长,如一楼的挑高会很高,而且,不住人,可以用来养鸡鸭,牛羊等家禽牲畜,只需要引一条水进入围屋墙角的沙子过滤池,清水从沙子过滤到院内,不仅能够供鸡鸭牛羊牲畜饮用,还能用来清洗这些家禽牲畜的居住地,按照清理的较频率,有高达五米的挑高空间,和向内面基本敞开通风的情况,一般不会有多大的气味,毕竟,这里的养殖规模也不会很大,是供生活在围屋的人自己食用,或者耕种的时候使用而已。清理一层牲畜棚的污水,以及那些牛羊鸡鸭的粪便,会顺着一条有高低设计的排水道,直接流入之前挖好的超大化粪池用作沥肥,楼的排污系统,也是连接化粪池的,反正岭南早能制作冲水蹲坑,马桶,陶管之类的排污下水系统了,还可打按压井,可以直接将水压到楼,供大家使用。而且,人不是居住在二楼,而是在三楼,因为二楼是农具或粮食仓库。从一楼二楼,也不是楼梯,是可供板车通行的大斜坡环绕而,岭南的天气潮湿,尤其是南风天的时候,可不能将粮食作物放在一层,或者贴着地面存放,那样很快会发霉。即便是在二楼,也是要放在搭好的木架子,架子下面放防潮的石灰袋,再用干草席围两三层防潮。三楼才是住人的地,用厚瓦盖顶,内外两侧都开大窗,不仅通风凉快,不会受一楼家禽牲畜房的气味影响,还更加干燥一些,长期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人会更加健康。并且,地方高了之后,蚊虫也会少的多,杀蚊灭蚊,更加简单。到时候,大家只需要坐在家里,能居高临下,俯视分布在围屋四周的田地,有人,或者有野兽想要靠近,远远的能看到,还能通过颜色,高矮等方面的对,看到庄稼长势好坏,可谓是绝佳的田景房。围屋间是圆形的大晒场,以及休闲运动区,平时会放一些太阳能锅子,烧烧饮用水,晒晒柴火啥的,农忙的时候,才会用来晒作物,这样的一个建筑建起来,基本能提供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居民的大多数生活需求,再配备一定猎杀猛兽的武器,妥妥的了。这种集式居住,也能够让他们集在一起狩猎和耕种,危险程度降低很多,原先很多居住在城外,零零散散用木料搭架民居居住的民户要安全的多,舒适,干净程度,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几乎达到了这个时代,在岭南这种环境下,除居住在大城池以内的最好的程度。毕竟,那些居住在城池里面的人,都是以经商,务工为生的,而这个社会,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去经商务工,农业生产,才是大家生存的基础保障。第一个块种植园的雏形基本出来之后,孙享福带着一些种子,登船往交趾去了,这些建筑,能够保持岭南地区百姓长久的平安稳定,冯盎知道它的意义,也把其的道理,跟李泰讲解了一些。今后,它会像山南道的垸田一样,在岭南道各处开花,将这片土地逐渐的开发成一个人类宜居,产出稳定,百姓安全舒适的好地方。现下岭南船厂这边制作船,在海况好的情况下,一天不能行驶五百里以,那都不叫快船,因为这边通往交趾郡,日南郡的航线,在他们频繁的往来之下,已经越来越科学,所以,不到两千里的航程,日夜行船,三天便到了,用后世的地图来看的话,船队,只是从广州湾出发,从广西沿海经过,到了越南的下龙湾登陆而已。孙享福没有直接乘坐大象去云南,因为他登陆的这片区域,几乎是整个亚洲最适合种树的地区,船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橡胶树,蛇桑树,可可树,后世被命名为巴西坚果树的树种,都可以在这里种植,只是因为人手有限,孙享福只是顺道勘察了一些不错的场地,不得不放下了,等到返程的时候,倒是可以让舍龙派一些人过来这边做开发。在原始深林里穿行,即便是有大象代步,那也是很受罪的,直到四月旬,李承乾带着欠了大唐一屁股债的西域诸国代表团,从渭南登船起行南下的时候,孙享福才抵达云南郡的治所大理城。这里,现在可不是后世的旅游约pao圣地,实际,它这几年快速开发的岭南要差的多,因为,这里的百姓虽然汉化程度不输给岭南,但他们没有岭南那么多的产业,没有像岭南这几年对外沟通的那么频繁,经济实力,也不允许他们像冯盎那样,砸钱请人来教汉语,教生产知识,搞全民医疗保障之类的,是连大理城,舍龙都折腾了两三年了,也只是修建了一个大概,离修好,还远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