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中的弹簧放在了面前的案台上,周钧看向封常清:“先说前线的战事吧。”
封常清:“今年年初,大军分为西中东路,分别向南推进。其中,李嗣业、段秀实所率领西路军,击败阿史那承庆,进入了梁州。至此,大唐的疆域,终于连接上了山南西道。利州、巴州、通州、梓州等十余个州县,纷纷发来奏疏,言明拥护朝廷。”
周钧点点头,扯起大唐这面旗帜,就等于有了天下正统,在收复土地这件事上,阻力往往要小得多。
即便有些州县的将领存了贰心,但迫于大势,只能纳头归顺。
封常清:“郭子仪率领的中路军,在收复洛阳之后,派遣左兵马使张用济与右武锋使浑释之,率军攻取河阳(今河南焦作)和河内陆区(今河南新乡)。贼军叛将尹子奇想要固守,但被部下所杀,首级被送到了洛阳,贼军余部也尽数投降。”
周钧:“安庆绪死后,伪燕已经成了一盘散沙,诸如尹子奇、田承嗣、蔡希德等人,一方面不愿意投靠史思明,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归顺大唐,只想继续打着燕国的旗号,占地为王,成不了气候。”
封常清点头称是,又说道:“眼下最大的麻烦,除了据守江南的伪唐,剩下的就是史思明了。史思明下辖十三郡,又有八万精兵,麾下又有周贽、高秀岩、乌承恩等将领……”
说到这里,封常清看了一眼周钧,迟疑片刻后又说道:“本来,史思明的精兵为了防止李光弼部南下,大多都屯集在黄河以南、筠州一带。东路军原本是以李光弼部作为主力,吸引住史思明的注意力,再以仆固怀恩部绕行至史思明的后方,最后双方一南一北,共同包围住并吃掉史思明的主力。然而,因为蓟州叛乱一事,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未能在指定时间里,到达战场,使得史思明有了戒备,火速退兵,最终功亏一篑。”
听到这里,枢密院中的其它文武大臣,纷纷看向皇帝。
后者面色如常,示意封常清继续说。
封常清:“前线的战事,除了史思明和伪唐,剩下的便是回纥和吐蕃。回纥人数次犯边,但都被朔方军打了回去。至于吐蕃人,最近一段时间颇为安分,一直都没有动作。”
周钧见封常清介绍完了战局,开口问道:“关于朝廷接下来的用兵,你们是如何看的?”
枢密院的文武大臣,纷纷表达了看法。
有人说,李嗣业和段秀实向南进军,势如破竹,应当令他们的部队,早日进入山南东道,开始与伪唐的军队作战,从西边向江南进攻。
又有人说,长安和洛阳已经收复,郭子仪的军队,可以顺着黄河的支流向东出发,堵住史思明的退路,再与李光弼配合,共同啃下这个最硬的骨头。
听了这两条建议,周钧开始仔细思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大唐奴牙郎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