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则仔细看了一遍,说道:“部门庞杂,人员繁多,这说明朝廷对安北都护府的建立非常重视。”
虞珺娘:“不仅如此,你可还记得,那日在宴席中,我对你说过,朝廷的官员大致可以分为三派?”
周则:“记得,一派是出身工商杂类的官员,大多来自安西和北庭;一派是陛下登基前的大唐旧臣;最后一派是地方藩镇的官员。”
虞珺娘:“你看这名录,户部、刑部、兵部、国市监甚至锦衣卫,这些官员皆是来自于不同派系,论资质、论人数,每一派都达成了几乎一致的平衡,这说明了什么?”
周则:“说明了什么?”
虞珺娘:“这说明,在这份名单制定出来之前,朝廷内部必定是经过争吵和协商的,每一个派系都想在安北都护府的建立上,分得一杯羹。皇后娘娘将太子安排到漠北,表面上是希望太子去历练一番,实际却是希望他尽早与三派官员接触。”
周则疑惑道:“我不明白,太子在凉城也可以交往官员,为何皇后娘娘执意要他去漠北当值?”
虞珺娘:“陛下在凉城有无数眼线,太子这些年来虽说是听政,但手中无权,朝中也没有援力。安北都护府这件差事,使得太子可以离开凉城,一展拳脚,这对于皇后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周则倒吸一口凉气,思虑良久后问道:“那这次去漠北职事,我身为副使,说话办事是否应当看太子眼色?”
虞珺娘摇头道:“夫君,你且记住,你这次去漠北,是得了圣上的旨意。皇帝要你如何做,你就如何做,莫要因为派系之争,就软下身段。”
周则:“那太子那边?”
虞珺娘:“陛下这次同意太子离开凉城,一是想要看看太子这些年来,是否长了本事;二也是借此机会,想要看看朝中的党派之争,谁站队在哪一边;但是第三点,才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希望太子,利用商行和军队合作,来解决国库见底的困境。”
虞珺娘喘了口气,对周则继续说道:“夫君,你说话行事,只要抓住重点,遵照陛下的意图去做,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周则闻言,点了点头。
虞珺娘将视线又投向一旁的周尚:“尚儿,你心思缜密,但却不善言辞,而且固执己见。此行你陪同父亲前往漠北,凡事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多看多想,再定计行事。”
周尚向虞珺娘拱手道:“孩儿谨记母亲的训告。”
虞珺娘看着眼前的这对父子,不禁叹了口气:“再过几日,公婆带着慧娘,要从冀州来凉城。我打算寻个机会,带着公婆去宫中,求见圣上。一方面是叙旧,另一方面也是为你们父子做个人情,将来倘若真有祸事,圣上也能看在亲情的份上,从轻发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大唐奴牙郎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