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钧开口说道:“文牒贪腐一案,多亏岑大夫来警示,不然朕还瞒在了鼓里。”
岑参:“陛下谬夸,老臣远离朝堂多年,这桩案子,也是无意间听人说起,却也没料到牵涉了如此之多的官员……”
周钧:“大唐战事连绵,好不容易才迎来休养生息。朕登基十载,每日理政都是兢兢业业,惟恐天下再起祸端。然而,久坐朝堂,耳边听着官员们歌功颂德,朕误以为天下安定,四海升平。却没想到,这些罪人就在眼皮底下肆意贪腐,全然不把朕放在眼里!”
皇帝一声怒喝,堂中的诸多官员,全部低下头来,心中都是忐忑。
在贪腐案之前,在座的大臣们,谁也没有想到,朝中数十位高品阶的官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皇帝丝毫情面不讲,此举让诸多官员胆战心惊。
周钧定了定神,向岑参问道:“官员腐败,结党营私,以岑大夫之见,可有诊治的良方?”
岑参一愣。
历朝历代,官员贪腐向来是个难题,想要治理,谈何容易?
岑参尝试说道:“唐律严明,可震慑不法。”
周钧:“有罪官自白,言及律法,倘若所获颇丰,即便身死,亦会铤而走险。”
岑参一想也是。
北美的黄金贸易,几乎是一本万利,哪怕再严苛的法律,都不能阻止官员升起贪腐之心。
岑参于是又提议道:“朝廷可以多派御史,巡视民间,与百姓相商。”
周钧摇头道:“长安府、刑部和御史台,本都是唐律巡按的部司,在文牒贪腐案中,不还是知法犯法,以权谋私了吗?”
岑参闻言,怔在原地。
的确,长安府、刑部和御史台,本来就是执法和监督部门,理应承担维护唐律的责任,但是在这次案件中,却成了犯罪的一方。
岑参看向周钧,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接着额头叩在地上,无奈说道:“老臣愚钝,不能为陛下分忧,愧对圣恩。”
周钧环视了一圈堂中的官员们,在场的诸人也都是面露难色。
周钧将视线投向堂外,开口说道:“你们听。”
堂内的官员们闻言,侧耳倾听,堂外除了民间代表的辩论和商议,再无其它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大唐奴牙郎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