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众叛亲离(2 / 2)

大唐平阳传 蓝云舒 1487 字 6个月前

大家都吓得不敢做声,还是那男子上前两步,抱手行了个礼:“各位上官,在下路过此处,听到铺子里闹得厉害,便让伙计去看了一眼,谁知这位兄台竟挥刀追杀出来,万不得已,在下才和护衞一道出手夺了他的刀,他大概也脱了力,突然就倒下来了,在下不敢妄动,正要让人去请医师过来看看。”

他这队人马原是刚刚入城,士卒们都还记得,适才远远瞧着似乎也是这么回事。那队长将信将疑地将趴倒在地的军汉翻将过来,却见他呼吸平稳,脸色潮|红,再加上满身的酒气,看去更像是醉倒了的模样。

他的心裏顿时松了几分,起身吩咐手下:“去骁果那边报个信,让他们请军中的医师过来看看。”

老板娘和小伙计此时也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守门的队长认得她,见她形容狼狈,皱眉道:“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老板娘哽咽道:“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夫君今日进门便大发雷霆,说什么陛下要迁都,谁都回不了家了,越说越生气,一时说要拿钱买酒,一时说要教训我等,一时又跳起来大叫有人害他。那位小郎君在门口问了一声,他便提刀杀了出去……万幸没有出事!”

那队长摇了摇头,不知说什么才好。他也听说了迁都之时,知道骁果们因此差点炸了营,看来这军汉要么是气急败坏,借酒撒疯,要么就是怒急攻心,真的癫狂了,这些骁果还真是……

他心裏鄙夷,只是不好做声,身后却有心直口快的军士忍不住道:“他若忍不了陛下的出尔反尔,那就该进宫去找陛下好好理论,回家对妇孺喊打喊杀算什么好汉!”

这话着实有些大逆不道,队长却只是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旁观的人群也仿佛没听到一般——如今骁果们的抱怨比这可露骨得多,坐在酒肆里大喊着要反了陛下,逃回关中的也大有人在,陛下都不追究,反而对骁果百般安抚,他们这些人又何必多管闲事?

唯有老板娘听到这一声,忍不住地流下泪来:“他在奴身上撒气倒没什么,这次却差点伤了不相干的人,这样的罪过,奴可担当不起!求求各位上官,各位好汉,一定要治好了他,莫让他再这么癫狂了,不然我们孤儿寡母的,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队长心裏叹气,只能干巴巴地宽慰道:“医师很快就到,你家夫君应该不会有事。”

一旁的男子也应声道:“正是,这位夫人如此良善,苍天有眼,定然不会教她失望的。”

老板娘抬眸看了过去,却见那男子神色轻松,而另一边的清俊少年则向她轻轻点了点头。她心裏顿时一松,随即便是悲喜交集,干脆捂着脸呜呜地哭了出来。这个少年她当然认得,她还记得,他最爱吃自己做的酱菜,其实后来她还念叨过,这少年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却没想到……

也许,苍天真的有眼!

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的艰辛难熬,她越哭越伤心,渐渐泣不成声。众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下来。

在令人压抑的安静之中,在面有菜色的人群中,这哭声传出了老远,仿佛足以传遍整个江都……

凌云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们这次南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固然是因为这一路上盗匪义军们的混战愈发频繁,他们必须小心行事;但更重要的,还是对他们要办的事做好了准备,做足了准备。因此她虽是刚刚踏进江都,对这裏的情势却早已了解得一清二楚。

她知道皇帝的乱点鸳鸯谱给江都人带来了多大的苦难,更知道这场饥荒的由来:得知长安陷落后,杨广变本加厉地沉迷游乐,带着上千宫人臣子日日酣饮,不醉不归,江都附近的粮米都被征用于给他们酿酒了!

她也知道骁果们的愤怒不满已如雷云沉积,随时会爆发出惊天的巨响;知道江都人的生计日渐艰难,寻常百姓只能挣扎求存……但进城后看到的这一切,却还是比她预想的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她忍不住抬头看向了宫城的方向。进城之后,高处的宫城反而难以看得分明,那些开得如火如荼的花树,那些秀丽绝伦的飞檐,都隐藏在城墙和山石的背后,就像那个曾经号令天下的君王,已将自己藏进了重重宫墙的背后,藏在了美人相伴的醉生梦死之中……浑然不知他给这座城池,给这个世间带来的苦难!

凌云默默地握紧了缰绳,心裏只剩下一个念头:

她来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