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京都长安(1 / 1)

大唐天下 殷扬 1100 字 2022-12-16

晚上十点有加更!后面追得很猛,已经跌到新书第10名了,求推荐票!————————————————————————————李白的诗太有名了,若是能亲眼见证名篇的诞生,这是莫大的荣耀,李昌国很是急迫,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李白,没有放过一个细节。高妙丽也睁大一双俏媚眼盯着李白,迫不及待四个字全写在脸上了。李白扫了二人一眼,缓缓念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李白《忆秦娥》名篇,这词牌是李白首制,从此之后才有《忆秦娥》这一词牌名,在文坛影响很大。不仅见证了千古名篇的诞生,还是开创一个词牌名的名篇,李昌国倍觉荣幸,红光满面,跟打了个大胜仗似的。“好!好!好!”高妙丽白玉似的素手轻击,赞不绝口:“不愧是李翰林之诗!”“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句更是有名,流传千古。“有此名篇,该当痛饮一番!”李昌国大是欢喜,提起酒壶为李白和高妙丽满上一杯,这才给自己斟上。李白才高八斗,才名满天下,诗名满天下,好酒之名满天下,平生所好之物唯杯中酒,李昌国这一举动很对他的脾姓,冲李昌国微微一笑,端起酒杯,道:“干!”“干!”李昌国报以微笑,与李白碰了一杯,一仰脖子喝了下去,只觉滋味绵长,万分惬意,平生所饮之酒中,唯此杯最美。此时此刻,李昌国方才体味到“文章佳句佐酒”的妙处,只觉韵味无穷,恨不得再饮三百杯,心中大是感慨:“怪不得李白斗酒诗百篇,个中滋味如此迷人。”李白和李昌国同时亮出了杯底,两人举动竟然一致,不由得一愣,把酒杯打量打量,突然之间,两人大笑起来,顿生惺惺相惜之感。酒还真是个好东西,能拉近人之间的距离,不少人因喝酒而成为知己,至死不悔。李白是李昌国的超级偶像,李昌国遇到李白只有崇敬之情,两人之间的距离天地之远,没想到,因为一杯酒两人的距离骤生缩短,李昌国是特别欢喜。同时,李昌国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对李白由崇敬变成了亲近,脑袋朝李白凑了凑,笑着问道:“李翰林在外游历,此番重返长安,不知有何贵干?”“我一生好游历,自从赐金放还以后,离京东游,到了洛阳,结识杜子美……”李白微一凝思,说起了他这次重返长安的目的:“杜子美西入长安,不知近况如何?我这次重返长安,就是为了访杜子美。”“杜甫?”杜甫字子美,杜子美就是杜甫,李昌国再度惊讶不置,差点把舌头咬断了。诗仙和诗圣相交莫逆,是中国文坛史上最为伟大的事件,没有之一,为后人传诵。“你也知道杜子美?”李白颇有些诧异,打量着李昌国。诗仙啊,你枉自才高八斗,怎么问出如此小白问题呢?只要是中国人,谁个不知道诗圣杜甫呢?不知道杜甫,配做中国人吗?李昌国还是以现代人的惯姓思维在考虑问题,在心里有些埋怨李白。然而,还真有人不知杜甫是谁,只听高妙丽以好奇的口吻问道:“杜甫是谁?”李昌国翻着白眼,真有一巴掌把高妙丽拍醒的冲动,你是不是喝多了说糊话?“能得才名满天下的李翰林如此器重,这个杜甫必是了得。”高妙丽眨巴着双眼,平添几许娇俏劲头。“哎!”李白一声叹息,微微摇摇头,道:“杜子美虽然才高八斗,却是美玉埋于尘中,知者不多,除了我,还有高适知其才外,再无人知杜子美之才。”“啪!”李昌国右手重重拍在额头上,暗自寻思,他适才是在用现代人的思维在考虑问题,大错特错了。此时的杜甫还未成名,除了李白、高适知其大才外,谁也不知其才,好象一块美玉埋没在尘埃中,万丈光芒无人知晓。“一别数载,无杜子美消息,可是,以杜子美之才,西入长安,一定能博得美名。”李白非常乐观,毕竟他知道杜甫的诗才,世间罕有。放眼中国数千年历史,人才辈出,杰出的诗人很多,能与诗圣杜甫媲美的唯有诗仙李白了,能得李白器重的人,能不出人头地?要李白不乐观都不行。李昌国却是知道,此时的杜甫寓居长安,这是好听的说法,说得更直白一些杜甫是困居长安,穷困潦倒,为了生活而奔忙,虽有不世大才,却是无人赏识,让无数后人叹息。“李翰林,我们正要进京,若是可以的话,我们一道前往长安。”李昌国暗自转念头,诗仙与诗圣的见面,影响极大,是千古盛事,若是能在这事上出点力,一定会成为美谈。李昌国担心李白不同意,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着李白。哪里想得到,李白是万分欢喜,道:“能与骁勇校尉结伴而行,诚人生幸事,这是李白的莫大荣幸!呵呵!”听得出来,他是真心欢喜。李白欢喜,李昌国更加欢喜,能与诗仙朝夕相处,那是何等的幸事!就这般,李白加入到李昌国的队伍中了。对于这位大文豪的加入,康德他们是惊喜交加,李白才名满天下,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更别说,对于来自安西都护府的康德他们来说,李白是他们的骄傲。因为李白出生于碎叶城(李白的出生地颇具争议,此书采用碎叶城一说),是安西都护府的骄傲。碎叶城是安西四镇的重镇,此城出了一个大文豪,作为安西都护府的戍卒,谁个不自豪?离了灞桥,朝长安进发。一路上,李昌国与李白谈天说地,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李白的见闻实在是太广了。李白阅尽天下藏书,积累的学识就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也没有几人比得了。更别说,他好游历,到过的地方很多,见多识广,只需要稍稍展露一点,就足以让人震惊了。李白对李昌国是大有好感,李昌国但有所问,他必是尽心尽力的回答,要李昌国不震惊都不行。很快的,前方出现一座雄城,虎踞龙盘,气象万千,气势磅礴!京都长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