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一计可封王(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从郑文修谈论理学和心学开始,李承乾就一直处于既震惊无比,又浑浑噩噩的状态。

他非常惭愧地发现他根本跟不上父皇和郑文修的节奏。

要命的是,哪怕他们俩解释了,他一时间也难以消化。

这是因为读书太少了?

很显然!

回想先前他还对孔颖达各种不耐烦,他真有点后悔。

但凡他多学些,在刚才郑文修讲述新学说的时候,他能够像父皇那样引经据典佐证一下,那也必然会让父皇刮目相看啊!

另外,通过这件事,他还意识到自己在智谋和统御方面的严重不足。

郑文修虽然还没有进一步阐述什么叫“贿赂皇上”,但是他已经看出父皇似有所悟了。

这就是差距啊!

留意到李承乾有些沮丧,郑文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你想啊,皇上虽尊儒,或者干脆说自从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尊儒,这让儒家和儒学独树一帜,独领风騒,成为一股难以撼动的势力……”

“这说明儒家学说有能够服务他们统治的东西,推出新学说,能够强化这一点不说,而且还能分化儒家这股强大的势力。”

“考虑到现在山东士族,也就是五大士族又都对儒学尊崇备至……”

听到这,李承乾恍然大悟,指着郑文修好一会儿都没有说出话来。

缓了又缓之后,他慌忙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五大士族很有可能会因为理学、心学而产生分歧,甚至内斗!”

“聪明!”

郑文修狡黠一笑道:“儒家分成三派,士族势力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甚至内耗。不出我所料的话,五大士族一直都是皇上的心头大患,但皇上也无计可施。”

李世民也彻底明白他的套路了:“你的意思是皇上还可以像以往一样尊儒,但利用这三派之说让儒家内部发生变化,不仅影响儒家,还影响士族大家,特别是山东士族,从而强化权柄,让他们全部为皇上所用?”

郑文修第三次向他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么个理。怎么样,我这‘以儒治儒,以儒制士’之策,算得上一个高招吧?”

何止算得上啊!

李世民都要再次惊为天人了!

这种方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两眼放光道:“皇上是聪明人,一定很快就能看出这一点。文修小友,你这贿赂得好啊!”

郑文修笑道:“其实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那些文人士子老是针对我,甚至连山东士族都出马了,我必须得反击啊!”

“另外一方面,我这生意做得也越来越大,估计早被皇上给盯上了,若是不贿赂他一下,今后生意难做,我在京城估计也不好混。”

他又没有造反的想法。

也不想被人踩着。

顺势用这事纳个投名状,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做的。

“你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李承乾深有意味地大笑道:“这下大哥的生意可以放心做大下去了。”

“京城的局势从来都是波诡云翳的,只能说但愿如此吧。”

郑文修莞尔一笑,冲着两人道:“接下来就需要二位找合适的人,将理学和心学之论散播出去了,我呢,开始准备辩论赛的事宜。”

李世民道:“以你之见,谁合适?”

郑文修道:“直接联系大儒,难度高不说,而且也没必要。就联系那些博学,想出风头的人,至于怎么说动他们,我想这对于二位而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了,魏王麾下不是有很多博学之士吗?如果你们能够说动一两个,那效果肯定非常好!”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事交给我!”

李世民卷好自己记好的东西,带着李承乾回到皇宫。

而在回皇宫的路上,他就让曹公公去宣李泰了。

趁着李泰还没到,李承乾颇为隐晦地道:“父皇,用魏王府的宾客,是不是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的?”

李世民沉声道:“那些也都是朕的臣子啊,朕让他们为朕,为江山社稷办点事,他们还敢推辞不成?”

“倒是承乾你啊,今后要用心读书啊!你看郑文修和你年纪相仿,已经能够开宗立派,引领儒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