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四轮马车(1 / 1)

天色尚早,李信带着润娘、王贵以及张本陈虎出了门,直奔自己的封地而去。他的封地蓝田县距离长安城并不远,也就四十里地,有马力相助,小半天就能到。唐朝时,男子出门大多喜欢骑马,策马扬鞭什么的,是最符合唐人们审美的男子气概。张本和陈虎便是这样,各骑着一匹快马,奔驰在长安城外的土路上。说是快马,其实唐朝时的马跟后世人们印象中的马还不太一样。李信印象中的好马都是电视上看到马术表演上那种高头大马。其实那些多是人工育种出来的赛级马,几乎全部都有西方马的血统。华夏古代最常见的本土马种应该是蒙古马,看上去稍微矮一点,没有高头大马看上去那么好看,不过胜在耐力比较好,对培育条件的要求也不高,通俗来说,就是好养活。大唐绝大多数人骑的都是这种马。当然,偶尔也能见到比较好的马。比如传说中的大宛良驹或者汗血宝马什么的,这些马的外形就很接近现代人认知里面的好马了,又高又大,四肢修长,跑起来风驰电掣,很是潇洒神俊。这些马基本都来自西域,很是名贵,几乎全部集中在贵族们的手中。所谓宝马配英雄,李世民早年间也是打过不少仗的,算是正经的武人出身,所以也很喜欢宝马,在宫中收藏了很多良马。还有就是包括程咬金、秦琼、李绩等人在内的武将们,他们家里大多也都有这样的西域良马。李信自己家里也有,不过他不太会骑,所以也就随意搁着了。不管怎么想,骑马这种活动还是不太适合李信。他默默地坐在经过他改良的四轮马车中,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是坐车舒服。李信家原本那辆马车是两轮的。事实上,华夏古代绝大多数马车都是两轮马车,因为古人们似乎没有想出办法来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所以只能坐两轮马车。但两轮马车的稳定性很差,跑起来能颠得人怀疑人生,李信之前坐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坐了。他本来想通过给马车加个避震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想法行不通。因为他没有合用的弹簧。小小的弹簧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很专业的冶金工艺。并不是说随随便便拿块钢铁锻造一下,卷成弹簧的形状,它就真的能弹起来了。不管是碳素钢弹簧还是合金弹簧,它对材质的要求都很高,至少对于连基本的炼钢技术都不成熟的大唐来说,弹簧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物。所以说,如果李信非得造一个弹簧来解决马车太颠的问题的话,首先他就得从零开始建立起整条钢铁生产线。这显然是个过于巨大的工程。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变双轮马车为四轮马车。所谓四平八稳,四个轮子总比两个轮子稳多啦。事实上,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试图制造过四轮马车,试图去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但很遗憾,他们都没能提出比较成功的方案。李信毕竟来自后世,掌握着古人们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的知识。他知道,后世四轮车转向问题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是差速器。讲解起来比较麻烦,制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他几乎是马上就砍掉了这个方案。除了差速器之外,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难题:把车厢的底盘分成两段,前段悬挂在马匹上,带两个轮子,后段坐人,也带两个轮子,前后段之间用一个转盘连接。这样一来,原本笨重的一体车厢就变成了两节,马匹转向时带动前挂变向,进而带动车厢的后段随之变向,可以说是目前李信能做到的最好方案了。当然,相比起差速器,这个分节的解决方案还是有它的瑕疵——不能急速变向,转弯所需要的半径也比较大。不过这点瑕疵李信也只好忽略不计了。不能急速变向就跑慢点嘛,他又不赶时间。马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比起人类的双脚来说,那还是要快得多了。张本和陈虎各骑着一匹马,不紧不慢地跟在马车的后面跑。张本用新奇的眼光看着李信的这辆马车,然后对身旁的陈虎道:“王爷净是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四个轮子的马车竟然也能这么灵便,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陈虎点了点头,道:“而且看起来还很平稳,坐上去肯定很舒服。”张本笑道:“算了算了,马车这种东西还是王爷这样的贵人坐的,我粗野惯了,还是老老实实骑马吧,颠屁股也舒服。”陈虎也跟着笑了,点了点头。马车上的李信倒是听不到这两人的对话。他正强忍心中的罪恶感,享受着润娘的服务.........哦,当然只是捶捶腿而已,千万不要想歪了,润娘毕竟还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李信再怎么禽兽也不至于禽兽到这个地步。事实上,李信带润娘出来,本意也只是随便带她逛一逛而已。谁料,润娘对于自己竟然能和主人一起坐在车上这一点感到非常惶恐。不管李信再怎么劝说,再怎么让她安安心心坐在柔软的坐垫上,她都不肯,非要给他捶捶腿才安心,仿佛达成了某种内心的公平交易:她帮李信捶腿,李信让她坐车。李信见自己拗不过这个妮子,也就只好随她去了。你还真别说,小萝莉捶腿什么的,感觉还真特么爽。罪过罪过,封建社会真是太特么腐朽了,枉我一个生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好青年,竟然就这样被玷污了,难受.........真的好难受.........李信微笑着如是想道。马车不知道跑了多久,终于缓缓停了下来。只听得坐在前挂上赶车的王贵开口说道:“王爷,咱们到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