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臣和陆流芳齐齐回头,正看到一位穿着青灰色僧衣的中年僧人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门外。张铁牛最先反映过来,恭敬地打招呼道:“道信大师好。”陆流芳接着也敷衍地行了一礼。许敬臣则微微一笑,道:“好久不见,师兄。”师兄?陆流芳和张铁牛都是一愣,看看道信和尚又看看许敬臣,眼中满是困惑。还是张铁牛胆子大,很是憨直地问许敬臣道:“大人以前也是出家人吗?”许敬臣闻言,无语地摇头苦笑。道信和尚也忍不住哈哈笑了两声,才解释道:“敬臣可不是什么出家人。我和他以前都是跟着孙思邈先生学医的。我入门早,年纪大,所以他叫我师兄。”孙思邈,一个后世人都如雷贯耳的名字,不仅留下了《千金要方》,还主持修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被人们尊称为“药王”,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医道大家。当然,此时此刻的孙思邈尚未完成这些伟大的成就,不过他的名字已经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原来许敬臣和道信和尚都是孙思邈的徒弟。陆流芳突然明白许敬臣为什么在御医署这么招人喜欢了。因为御医署的最高长官似乎很欣赏孙思邈,与之有些私交,难怪会对故人的弟子多加照拂。许敬臣和道信和尚当然不知道陆流芳已经想到了哪里。不过他们就算知道,多半也不会太在意。世间多的是蝇营狗苟会钻营的人,只要不做坏事,也就罢了。高尚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好吧,好像也不是来看我的。”道信和尚半开玩笑地说道。许敬臣倒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随口答道:“楚王托卢国公向陛下献上了一份《伤兵营卫生管理条例》,说配合清创缝合术应用的话,可以降低五成的伤兵死亡率。陛下很感兴趣,把东西交给我验证。我刚从楚王府向楚王请教归来,一时兴起就来这里顺便看看清创缝合术的效果。”道信和尚听说《伤兵营卫生管理条例》,顿时眼前一亮,道:“楚王一直推脱说他不懂医术,不过我总觉得他在医道上又不同于你我的高深见解。这个卫生条例恐怕就是明证。你可带来了?让我看一看。”许敬臣摇摇头,道:“我怎么可能随身带这个东西?我回头抄一份送过来给你吧。”道信和尚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多谢了。”“五味消毒饮是师兄给铁牛开的?”许敬臣指着茶几上那个空碗问道,“铁牛伤后有发热的症状?”道信和尚道:“是啊。不过铁牛的运气还不错,两副消毒饮下去,烧就退了大半,这几天我给他改了剂量,每天吃一副,维持一下疗效。”张铁牛用力点头,道:“多亏道信师父出手相救,铁牛感激不尽。以后要是寺里再有什么修修补补的,尽管来找我!”道信和尚笑道:“不要谢我,要谢还是谢楚王吧。要不是他奇思妙想,把你伤口缝合好,你也不可能这么些天就能下地走路。我只是做了点锦上添花的事情。”张铁牛憨厚一笑,道:“都是救命恩人,都要好好记在心里的!”许敬臣又看了一眼张铁牛的伤口,道:“师兄,这么大的伤口,在我印象中至少也要将养半个月才能下地吧?楚王这个清创缝合术真有这么厉害?效果好得出奇啊。”道信和尚感慨道:“是啊。这些天我一直在观察铁牛的伤口。据我猜想,伤口被缝合在一起以后,裂开的皮肉之间靠得更紧密,这或许是伤口愈合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吧。”许敬臣细细想了想,缓缓点头道:“有可能还真是这样。”陆流芳见许敬臣和道信和尚交谈得入神,小声嘟囔道:“不就是拄个拐棍下地吗?有什么稀奇。”张铁牛耳朵尖,听得一清二楚,当即站起身走了两步,很是生气地说道:“没有拐棍我也能走!谁说我没有拐棍就走不了?是道信大师说我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不适合承受太大负担,所以才让我拄着拐棍走,我自己能走的!”道信和尚意味深长地看了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陆流芳一眼,缓缓说道:“确实是我猜想铁牛的伤口毕竟才长了六天,或许还不牢固,万一走得太勤的话,说不定会裂开。所以才让铁牛拄着拐棍走路练习,活动一下筋骨,想来促进一下气血流动,对伤口愈合应该也有好处。”陆流芳顿觉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半晌没有说话。道信和尚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他问许敬臣道:“你说你刚从楚王府向楚王请教归来,楚王对你说了什么?我有些好奇。”自从亲眼见过楚王缝合铁牛伤口的那一系列操作之后,道信和尚对楚王的医学水平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许敬臣听得师兄这样问,登时也来了兴致,连声道:“对对对!说起来真是匪夷所思。师兄也知道,内经中说的外邪,我们一般也就认为是那些与人体正气不兼容的邪气,是也不是?”“是啊。”道信和尚古怪地点了点头,等待着许敬臣后面的话。“但你知道楚王对我说了什么吗?”不等道信回答,许敬臣便自顾自地说道,“他竟然说所谓的外邪,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无形之物。而是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很微小的生物。这些微生物充斥在我们的四周,我们每个身上都带着许多这样的微小生物。有很多疾病,其实就是因为人体防御能力下降,微生物入侵了人体所致!”道信和尚皱起眉头想了想,道:“或许有几分道理,不过这有什么用呢?”许敬臣道:“这可有大用了!楚王写的整个卫生条例都是基于这些认知弄出来的!”“那你还不快说?”道信和许敬臣一样,一说到医学相关的话题,整个人就来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