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突厥人放回去以表示大唐会宽大处理投降者的方案,多少也说出了李世民的几分心声。实际上,他饶颉利一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投降输一半,硬扛亏所有。仗打不过了不要紧,赶紧投降就行,至少可以留住一条命。出兵战胜对方,是威,留下对方已经对自己毫无威胁的生命,是恩,恩威并施,这才是李世民的帝王之道。况且兵法也曾说过,上策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恩威并施正是这上策的一个环节。可是,前一波提议废物利用的人又说道:这些突厥人对大唐怀恨在心,将来哪里会念大唐饶他们一命的好处?只怕他们回去之后又是摩拳擦掌地积蓄力量,待准备充分,有了实力便会再次举旗反叛,后患无穷。令人尴尬的是,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好吧,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虽然大唐未必镇压不了突厥人的再一次翻盘,但是,李世民并不想做出放虎归山的蠢事。这会有损他的权威。两派人你来我往地争论不休。李世民也曾经向房玄龄、杜如晦、陈尹等人询问意见。但是,他们每个人也只能从自己考虑问题的角度出发,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罢了。毕竟,这两种方案都很合理,而且各有优劣,只是出发的角度不同而已。没有人能提出什么真正一锤定音或者足以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全新观点。摆在李世民面前的似乎只有利弊的抉择而已。反正不管选择哪一边,都要承担后果——选择将十万俘虏变为奴隶,那么未来大唐周边的国家都会强烈的畏惧大唐,未来大唐想要征服他们时,阻力会增加很多倍;选择将十万俘虏放回突厥,那么又有放虎归山,为未来埋下隐患的风险。李世民的指节在桌面上敲了好几下。这张来自宜家的办公桌突然让他想起了李信。这小子这段时间以来未免也太安分了,朝中闹得风风雨雨,他愣是充耳不闻,就当听不见,关在楚王府里也不知道干点啥。一想起自己如此伤脑筋之时,这个臭小子却不知道为自己分忧,只知道偷懒,李世民就有点恨得牙痒痒起来。“找这臭小子去。就拿这个问题考考他,要是说的不好,正好借这个由头打他一顿板子好好教训一下。”李世民一边这么想,一边忍不住觉得自己英明,同时感到一阵强烈的遗憾。毕竟,认真回想起来,上一次打李信的屁股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小子怎么突然开窍了一样,变得这么乖了?想打他一顿板子都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收拾东西准备一下,朕要去一趟楚王府。”李世民露出笑意地说道。旁边的内侍见连日来都为如何处理突厥俘虏而伤脑筋的皇帝终于露出笑脸,也小小松了一口气道:“是。”很快,李世民换了衣服,摆了车架,非常低调地出了宫,直奔崇义坊的楚王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