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黄昏时分,衙门口的粥棚正架着一锅热粥,桌面上还放着一筐雪白的大馒头,这馒头一个能顶上平时的两个那么大。
派发的兵卒百无聊赖的坐在那里打着哈欠,不远处众多的百姓虎视眈眈的盯着,眼睛里亮着绿光。
这些人肚子很饿很饿,明晃晃的食物就摆在眼前,看得到吃不到更饿了。
可粥棚边上站得笔直的士兵们都不是摆设,他们根本不敢上前抢。
抢不抢得到另说,万一热闹了那些大兵,反而血溅当场,那才真的完蛋了。
于是乎,众人只能望着食物叹息,却站在原地又舍不得离开。
百姓们都在观望,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多数人都在抱怨自己很饿,但是也仅仅是如此了。
天色越晚,围绕在此地腹腔饥饿的百姓就越来越多。
衙门口原本从诏令下达后冷冷清清的,现如今被众多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这时候,已经有不少的百姓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这般做态是为了想要士兵们心软,恻隐之心起后能多多少少分给他们一些事物,哪怕是一碗稀粥也行啊。
只是粥棚处的士兵们态度十分坚硬,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想要粮食可以,但是只能用蝗虫来和他们交换。
若是给不出交换的蝗虫,那么他们哪怕是一粒米也不会给的。
同时,他们还一本正经的告知那些哭求的百姓们,与其苦苦哀求他们,还不如赶快行动起来去抓蝗虫去。
不是这些士兵没有恻隐之心,而是上头下达了绝对的命令,他们哪怕于心不忍也不敢私自给这些百姓们粮食,否则他们自己都要受到处罚的。
晚风忽然吹过大街小巷,可这晚风穿过人群,落在人身上的风也是热的,丝毫不能给予人们带来清凉之感。
衙门口哀求的百姓越来越多,这是打着法不责众,未曾没有用人数威逼秦逸就范之意。
躲在一旁暗中观察的副将们都已经急上火了,秦逸神色也略带疲惫。
他何尝不想救济这些百姓,但是明明路已经给他们指定好了,可这些百姓依旧冥顽不灵,这让秦逸感到十分心累。
再三告诫自己不要心软,最迟明天一定会有人行动的。
正巧,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响起了一道十分虚弱的声音。
“让一让好么,众位乡亲们请让一让,让老朽一家过去换粮...”
此言一出,不外乎等于给周遭的百姓投下了一个炸弹,众人晕乎乎自动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路,更甚有的人只是被身旁的人拉着退开来了。
很快一条直通粥棚的道路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暗处待着的秦逸和一众将士都微微勾起了嘴角,心里暗道‘成了’。
一对老年人夫妇牵着自己的孙子一步一步的接近粥棚,而两位老人的手里拎着一个大麻袋,小男孩手里也拎着一个小一点儿的麻袋。
麻袋晃动不已,又有嗡嗡声隐约作响,周遭的众人哪里还能不明白那三个麻袋里面装着的就是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