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若严磊骂自己,居然还能获得民意和才气?
那许清宵就不服了。
“既废过他一次儒位,就能废他两次。”
许清宵淡淡开口。
此话一说,他转身回到房中,提笔。
本来许清宵是打算让张如会随便找个人写点东西,恶心回去。
可现在不了。
他要亲自反击,而且不是反击那么简单,他要再废严磊儒位,断绝严磊重回大儒的念想。
彻彻底底断绝。
随着许清宵走进书房,张如会和陈星河在外面没有进去,他们怕打扰许清宵。
而此时此刻。
大魏京都内,文宫的事情,早已经传遍整个京都上下了,如此大的动静,想不关注都不行。
吏部。
陈正儒望着大魏文宫的异象,不由皱眉。
“这样一来,严磊主笔,其余大儒想要获得民意,就必须争先恐后讽刺许清宵。”
“看似获得民意,可长久以来,崩坏儒心,早晚会出事的。”
“蓬儒啊蓬儒,你到底在想什么,你到底又在打什么主意!”
陈正儒喃喃自语,他看到了未来的情景,更主要的是,他还是很好奇,蓬儒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大魏文宫到底又想要做什么。
他身为大魏丞相,其实从他成为丞相的那一刻开始,已经被驱逐核心了,因为他是大魏的官员。
而大魏文宫又是大魏文宫,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刑部。
张靖与顾言二人望着文宫的祥云,不禁眉头紧锁。
而他们桌上赫然放着大魏文圣报。
“讥讽守仁,竟然得到民意?文宫的手段,当真是了不起啊,用这种方式,既讽刺了许守仁,又粉饰的如此美好,当真是文人落笔,生死由说。”
顾言如此开口,说实话心中也有些不爽。
“顾大人,今日过后,只怕接下来所有大儒之文章,都是针对守仁的,守仁也苦啊,入京之后,就没有消停过,唉。”
张靖也出声,他也看得出来,大魏文宫接下来的情势会是如何。
“这件事情,守仁应该会有办法,不然的话,他会来找我们的,我们老了,让守仁自己来吧,不经风雨,又怎会成长?”
顾言没有多言了,他一开始想要帮许清宵,可想了想自己又能帮许清宵什么呢?
参大魏文宫一本?有用吗?说句大不敬的话,大魏文宫把陛下放在眼里吗?
工部。
李彦龙正在培养工匠,水车工程已经彻底落实了,大部分的地方开始运行。
哪里有时间去管这种事情。
礼部。
王新志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而他面前,站着一个人。
是华星云。
王新志很纠结,一直保持沉默。
华星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等待着。
过了良久,王新志缓缓吐出一口气道。
“告诉蓬儒,老夫年事已高,也快退了,不想惹是非。”
此话一说,华星云微微一拜,紧接着离开了。
一语不发。
待华星云走后,王新志五指攥拳,虎口发白,显得异常愤怒,而他的目光,也落在了东边的祥云之上。
兵部。
“他奶奶的,这帮狗东西,这般辱骂守仁,却还能获得民意?”
“守仁啊守仁,你要是不好好反击,从今往后,老夫看不起你。”
尚书房内,兵部尚书周严的骂声不断响起。
他是兵家的人,脾气火暴正常,口无遮拦也正常啊。
兵部尚书啊,位极人臣,骂几句又能如何?别说在房间里骂了,就算是真骂了一位大儒,又能如何?
自己还怕一群读书人吗?
至于各大国公府,列侯府上,也是骂声一片。
不为别的啊,大魏文圣报这般恶心许清宵,更是拿出稚童狂妄这种东西来讽刺许清宵。
没想到居然还凝聚了民意?
这如何不让他们愤怒?
实实在在有些恶心。
但他们骂归骂。
大魏文宫上的祥云,则不断再凝聚。
一朵又一朵。
现在已经凝聚了九十朵,就差最后九朵。
差不多明天这个时候,基本上就能凝聚完毕,那个时候,严磊或许真有可能恢复儒位。
许清宵所作的一切,也算是白废了。
大魏皇宫中。
养心殿内。
女帝端坐龙椅,她神色显得有些冷意。
面前则坐着一人,是李广孝。
不过女帝面露冷意,并非是因为大魏文圣报,而是另外一件事情。
李广孝面前,堆积如小山一般的奏折出现。
这些奏折有一部分是各地发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司礼监收集而来的密报。
不得不说的是,各地发来的密报,大部分都含糊不清,然而司礼监收集而来的密报,缜密无比。
这一刻,她感受到了这把杀伐之剑的威力,只是司礼监收集来的消息,并不是一件好事。
李广孝将这些奏折快速看完,最终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看了。
待李广孝看完后,女帝出声。
“自寿诞大典结束之后,诸多异族番邦,与北方蛮族来往密切,甚至司礼监付出上百条人命,换来重要情报。”
“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借助西北藩王之力,运输海量粮草银两。”
“老师,此事,你如何看?”
女帝出声,她神色冷漠,这般说道。
此话一说。
李广孝沉默了。
但过了一会,李广孝不由开口。
“陛下的意思是说,蛮夷又要入侵我大魏吗?”
他如此开口,如此问道。
“有这个可能!”
女帝直接回答,没有任何犹豫。
当下,李广孝摇了摇头道。
“这几乎不可能。”
“先帝七次北伐,虽最终没有胜利,可也将蛮夷重创,如今大魏衰败无比,可蛮夷之辈,也衰败无比。”
“他们没有肥沃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恢复,若敢再犯我大魏,并非是明智之选。”
“这群蛮族,虽然没有我大魏子民聪慧,但也不蠢,真要来犯,蛮族之王,也不会答应!”
“而且老臣得知,数年前,蛮族之王,旧伤复发,只怕撑不了多久,其子虎视眈眈,蛮族国师也觊觎国位。”
“若犯大魏,对他们而言,也极其不利!”
“陛下,此等情报,只怕有误。”
李广孝出声。
他解释的很清楚。
不是不相信女帝,而是不相信这个情报。
大魏与北蛮有生死大仇,互相都想要弄死互相,七次北伐,大魏国库打空了,可问题是,蛮夷也打空了啊。
总不可能七次北伐就是跑过去露个脸吧?
所以李广孝并不认为,北方蛮夷敢入侵大魏。
“不!”
“朕并不觉得情报有误,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如此援助粮食,这就是行兵前兆。”
“再者各地藩王也的确蠢蠢欲动,再者文宫最近行为举止也十分可疑。”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朕,寝食难安!”
女帝直接否认了李广孝的猜想。
如若,只是这样的情报,她的确也不会觉得北方蛮夷敢再入侵大魏。
现在大家都是在相互恢复伤势,谁先恢复好了,谁先出手,这个完全没问题。
可问题是,现在大家都没有恢复伤势,甚至说这才刚刚止血,你就要打?
目的是什么?
打完之后,你还剩下什么?你不是想要大魏土地吗?
你打完之后,你觉得你能吃下大魏?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能允许吗?
肯定不会允许的啊。
但大魏文宫有异动,藩王也异动,周围异族小国有异动,北方蛮夷有异动,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也有异动。
大家都动起来了,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密谋什么罢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李广孝继续问道。
“明面上按兵不动,暗中让兵部准备,随时做好迎战准备。”
女帝极为霸气道。
“可……”
“行兵之事,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世人法眼,陛下若这样做的话,只怕又要引来北伐之争。”
“先不说武将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随便来个人造谣一番,都会使得大魏民心慌慌。”
“大魏如今好不容易走向繁盛之路,可如若突然打仗,对眼下来说,是大大不利啊。”
李广孝认真分析道。
他没有劝说女帝,而是分析事情,至于到底如何,由女帝自己来抉择。
只是这一刻,女帝沉默了。
因为李广孝说的一点都没错。
别看武将天天嚷嚷着打仗。
真打起来了,第一关过不来的不是她,而是天下百姓。
百姓真的怕了。
真的害怕了。
再打,只怕民心将彻底溃散啊。
最终,她沉默不语,坐在龙椅上,一语不发。
过了许久,女帝出声了。
“先这样吧,朕再派人继续勘察一番情势。”
“如若真战,大魏不得不战,也不可不战。”
女帝同意了李广孝之言。
但她也表态了。
若是北方蛮夷真敢入侵,她身为大魏女帝,决不退缩。
“吾皇万岁。”
李广孝松了口气,他同意女帝之言,敌人打过来了,绝不可能退缩。
但现在不调遣大魏精兵,是为了稳住民心。
“对了,陛下,今日的大魏文圣报,陛下您看了吗?”
李广孝问道。
“看了。”
“文宫行为,极为古怪,朕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了。”
女帝回答道。
听到这话,李广孝也没有多说什么了,直接告退。
而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中。
夜幕降临。
各大酒楼都在谈论大魏文圣报之事。
百姓们都显得十分气愤。
觉得大魏文宫已经厚颜无耻到这个程度,你儒谈就儒谈,说一些感悟,大家反而会支持。
结果你这个儒谈,居然是讽刺许清宵!
当真是可恶至极。
不过明白的百姓太少了,大部分的百姓,当时并没有看明白对方的意思,毕竟全文围绕的是‘品行’。
对孩童来说,是一件好事。
所以第一时间教导自己的孩子,可教导完毕之后,又逐渐发现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回过头才发现,这不是就是在羞辱许清宵吗?
百姓们如何不怒?
可怒又能怎样?已经教了自己孩子这些道理,就会产生民意,产生的民意,又不能收回去。
毕竟也教给孩子了,除非你跟孩子说明情况,或许民意会收回。
但问题是,这些事情,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
只不过百姓是越想越气了。
他们一向崇敬许清宵,但没想到的是,居然花钱买了一份骂许清宵的文报。
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憋屈。
酒楼中,骂声一片。
“还稚童狂妄,许大人一心为民,这些儒臣,各种使绊就算了,非要说许大人修炼异术,结果许大人都被圣人认可,可没想到这个张宁,竟然还骂许大人狂妄!当真无耻啊!”
“狂妄?许大人年纪轻轻,二十岁,大魏户部侍郎,大理寺寺卿,还是伯爵,再者还是大魏新圣,凭什么不可以狂妄?再说了,许大人哪里狂妄?若不是为了百姓,许大人完全不会被这般针对。”
“大魏文宫这群儒生,当真是可恨啊。”
百姓们骂声极其难听。
只是一切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民意凝聚,说不定严磊就真的要恢复大儒之位了。
而这时百姓的骂声。
读书人当中也有不少感觉不适的。
你出个文报就出个文报,也没说你什么,你非要说许清宵抄袭你们的,也就算了,可没想到第一期文报,竟然是这般,夹杂着一些暗讽,纯粹就是恶心人啊。
当然,也有一些读书人并不是这么想的,反倒是说,是众人想太多了,非要自己代入进去。
两边的争议很大,不可避免的争吵起来了。
不过,众人都知道,许清宵的性格,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所有人都期待着许清宵会如何反击。
这场争吵持续了许久。
一直到子时,百姓们也相互回去了。
读书人们也暂时熄火了,没有继续谩骂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许清宵的大魏文报要出来了,都莫名期待。
而在大魏文宫中,严磊与张宁夜里挑灯。
两人现在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严磊与张宁分别在挑选文章。
但凡没有讽刺许清宵的,一律不要。
讽刺许清宵不到位的,也一律不要。
如此反覆。
一直到丑时,两人这才挑选了一篇颇为满意的文章。
同时两人看向外面天穹。
已经有一百零三朵祥云。
估计最多再过几个时辰后,就大功告成了。
一直等到丑时三刻。
“许清宵啊许清宵!老夫倒要看看,你怎么与老夫斗。”
京都家家户户的灯火忽然亮起来了。
许多百姓早早地便醒来,直接去书店排队,准备购买文报。
然而当他们醒来时,却发现书店之外,早已经人山人海了。
“老张,好家伙,说回去休息,结果你一宿没睡来排队?”
“老李,你这家伙,居然这么早就起来了?你是不是没睡啊?”
百姓们瞬间喊起来了,喧闹无比。
可一直等到了卯时。
终于,大魏文报开售。
“我要一份!”
“我也要一份。”
“我来一份。”
一时之间,百姓再一次开始哄抢。
或许是因为买了大魏文圣报的原因,许多百姓心裏很不舒服,觉得亏欠了许清宵什么。
所以熬着夜不睡也来购买。
不仅仅是百姓,许多读书人,包括一些权贵也差人过来买了。
而当众人拿到第二期的大魏文报时。
众人脸色变了。
第二期大魏文报,其标题极其刺眼。
【鸠占鹊巢,老而不死】
随着这八个字出现,众人愣住了。
前面四个字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这最后四个字。
却让众人实实在在明白这是何意啊。
老而不死。
这不是再骂……蓬儒吗?
许清宵。
当真是……够凶啊。
而与此同时。
大魏文宫之上。
已经凝聚了一百零六朵祥云。
就差最后两朵。
只是,随着大魏文报的出现,凝聚速度莫名变得极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