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宣战威胁?大魏应战!国运圣旨,民意之龙!突邪怕了!(2 / 2)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6373 字 3个月前

“大魏王朝,七百五十余年,自太祖建国,风调雨顺,五代仁君,使得大魏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强大,国家强盛,号称上国之上,八方来拜,天下共尊。”

“然,靖城之难,大魏沦为人间炼狱,百年耻辱,刻骨铭心,大魏之伤,永不可忘。”

“武帝北伐,扬我国威,壮我军心,立我魏骨。”

“可北伐之后,饿殍遍地,易子相食,区区八字,道不完大魏之伤,诉不完大魏之痛。”

“臣!许清宵!认为,大魏之痛,并非于国库空虚,大魏之伤,也并非于臣民之饥腹。”

“大魏真正的痛,是铁骑破山河。”

“大魏真正之伤,是民族无骨气。”

“诸公。”

“闭上眼睛,可否听得见那嚎哭之声?”

“诸公。”

“睡梦之时,可否看得见那绝望之神?”

“此战!”

“臣,恳求陛下,应战!”

“集我大魏之军民,宣战突邪。”

“我泱泱大魏,怎可容忍异族指责!”

“此战!”

“是为唤醒我大魏军民之心。”

“此战!”

“是为昭告天下,我大魏从不畏惧。”

“陛下!”

“大魏王朝,何惜一战?”

“战,是为不战。”

“杀,是为不杀。”

“臣!许清宵,恳求陛下,宣战突邪。”

说到此处,许清宵深深朝着女帝一拜,这一拜许清宵不为任何,没有私心,而是为大魏百姓而战。

若不战。

对大魏来说,无非是慢性死亡。

若战。

至少对大魏来说,有一线生机。

大殿内。

彻彻底底安静。

许清宵这番话,让他们着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们沉默,他们不语。

到最后,陈正儒深吸一口气,他望着女帝,也深深一拜道。

“请陛下,定夺吧!”

“无论战与不战,臣皆领旨!”

到了这一刻,陈正儒也没有什么坚持不坚持了,让陛下抉择吧。

而随着陈正儒开口,百官的声音也纷纷响起。

是啊。

许清宵说的没错。

大魏的伤痛,怎可能是因为国库空虚?

大魏的伤痛,是因为蛮族入侵,这一战,把大魏国运都快打没了。

吃不饱,穿不暖,至少还能吃上一口,至少还能有件衣服穿。

蛮族入侵,差一点打没了大魏的国运,也将大魏的骨气给打垮了。

许清宵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如同刀子一般,割在百官心中啊。

众人安静。

而龙椅之上,女帝没有回答,而是将一份份的奏折拿出。

“这些是各地藩王的奏折。”

“大魏藩王如今弹劾于你。”

“道你因一己私欲,害大魏江山于水火之中。”

“许爱卿,朕,如何回答?”

女帝出声,各地藩王的奏折,写的极其激烈,因为到了这一步,他们不可能不激烈,奏折之中就差没有直接写,不罚许清宵,进京勤王,发动清君侧造反了。

可是女帝根本不在乎藩王的言语。

只是,她许清宵回答,这个回答,不是给她的,而是给大魏百姓,以及各地藩王的。

因为,许清宵这是拿大魏国运赌。

赌赢了,许清宵将成为大魏第一功臣。

赌输了,从今往后,将无大魏王朝之言。

殿下。

面对藩王弹劾奏折,许清宵没有任何一丝惊讶,也没有任何一丝犹豫。

而是直接开口道。

“陛下,平乱之战,臣偶然有感,为大魏战死的将士们,作了一诗,不知陛下愿听否?”

许清宵问道。

“朕,洗耳恭听。”

女帝开口,一句话便道出她对许清宵的重视。

而文武百官也看着许清宵,眼神之中充满着好奇。

不知许清宵作了一首什么诗。

感受着众人目光。

许清宵折过身来,望着大殿之外的大魏江山。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十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清宵缓缓出声。

每一个字,他都注入了感情,这首诗他只修改了一处,那便是四周星改成了十周星,因为北伐之战距离现在,刚好十年。

至于零丁洋里叹零丁,许清宵没有修改,这可以当做比喻,并无大碍。

而随着许清宵这首诗词念出。

刹那间。

如江河奔涌的才气,灌入了整个大魏皇宫内。

诗成千古,映照在大魏国都之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武百官们愣住了。

这一刻,就连女帝都愣住了。

许清宵竟然有如此的想法。

要将自己爱国之心,映照在史册之上。

这一刻,再也没有人敢拿许清宵的爱国之心来弹劾了。

出口便千古。

这般的大才,再一次的惊愕了每一个人。

但真正让所有人震撼的,还是这首诗最后一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清宵无畏生死,他所做的一切,皆为百姓,为大魏苍生罢了。

此时。

龙椅之上,女帝怔怔地看着许清宵的背影。

过了一会。

她的声音响起了。

“拟旨!”

“大魏王朝,建国七百载,历经风雨,太祖万战,塑我大魏之骨,五代仁帝,铸我大魏之魂,北蛮入侵,靖城之耻,毁我大魏山河,诛我大魏之心。”

“今昔,突邪王朝,欲再诛我大魏之心,然,大魏虽已衰败,可傲骨依在,其魂未灭。”

“泱泱大魏,何惜一战?”

“七百江山,何惧一战?”

“自即刻起,大魏征兵,不惜一切代价,应战突邪,北伐蛮族,此战,大魏绝不和谈。”

“此战,为大魏生死之战,上至王公贵臣,下至黎民百姓,皆入战。”

“此战,若败,朕当先,以身殉国,绝不苟活于世。”

“此战,由大魏监国少卿许清宵统领,大魏六部,武官百将为辅,征战突邪。”

“望,天下百姓,能明朕意。”

这是女帝的回应。

充满着霸气。

突邪宣战,大魏应了。

堂堂正正的接下来了。

甚至,真正令人震撼的是。

此战。

大魏不和!

此战。

若败,大魏女帝当先,以身殉国,不苟活于世。

太过于霸气了。

大魏女帝的绝世风华,在这一刻,彻彻底底展现出来了。

许清宵回过身来,他望着女帝。

是这一刻,他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

是光芒。

女帝的光芒。

万丈无限。

女帝的光芒。

耀眼夺目。

而百官们,也在这一刻,朝着女帝一拜道。

“此战若败。”

“臣等,愿随陛下一同殉国。”

他们开口,声音斩钉截铁。

此时,许清宵望着这一切,不知为何,他一时语塞了。

被这一幕感动。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君臣一心。

大魏做到了。

他深吸一口气。

朝着女帝深深一拜。

“臣,许清宵,领旨!”

“此战,臣,不可不赢。”

“此战,臣,竭尽所能。”

“此战,臣败,愿以身殉国。”

许清宵给予回答,他领旨了。

而随着许清宵一番话说出,这一刻,每个人的眼神,都变了。

不再是犹豫。

不再是纠结。

而是坚定。

异于平常的坚定。

泱泱大魏,何惜一战?

中原大地,谁主沉浮?

犯我大魏,虽远必诛!

也就在此时。

一张圣旨漂浮在女帝面前。

方才所言,全部化作金色文字,烙印在圣旨之上,不可更改。

刹那间,一束束金色光芒如同旋风一般,凝聚在女帝面前,显得异常奇妙,这是大魏国运。

而后,随着国运凝聚,一块金龙玉玺浮现。

这一刻,女帝手握玉玺,重重地在圣旨上盖下印章。

自此。

大魏应战!

而就在此时,随着圣旨盖印。

女帝之声,响彻整个中州,这是大魏国运的加持,传至中州每一处。

大魏!

宣战!

无惧一切!

整个大魏上下,在圣旨颁佈之后,彻彻底底炸锅了。

百姓们攥紧着拳头,他们激动的浑身颤抖。

他们害怕吗?

害怕!

可他们不是怕战争,而是怕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一切都被敌人夺走了。

但,他们更不希望,自己是跪着活。

他们更加希望的是,自己是站着死。

在这个时刻。

大魏再一次面临危机之时。

女帝没有选择退缩。

没有选择退让。

她希望大魏子民,是站着死,而不是跪着活。

百姓们沸腾。

他们欢呼,一个个热泪盈眶。

有人畏惧!但更多的人是激动。

这一次。

大魏于微末之时,选择反抗!

这一次。

大魏舍弃一切,选择抵抗!

这一次。

让天下人都看一看,都瞧一瞧,大魏为何能稳固七百年。

这封圣旨,感染每一个子民。

尤其是女帝那一句话。

此战,若败,朕当先,以身殉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连皇帝都如此,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拒绝呢?

此时,大魏的民意,攀登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高度。

也就在此时,一道惊呼声响起。

“看,看天上是什么东西!”

“嘶!是真龙!是真龙!”

“这是……这是……这是民意之龙!”

无数的惊呼声与震撼之声响起了。

大魏天穹之上。

竟然凝聚出一条无与伦比的真龙虚影。

这是大魏民意之龙。

代表着鼎盛即将来临。

代表着大魏的民意,在这一刻,达成一致。

这是连北伐都没有出现过的异象啊。

而各地藩王,再看到这条民意之龙时,一个个目瞪口呆地坐在位置上了。

因为大魏的民意,已经彻彻底底站向女帝了。

他们彻底绝望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们发动战争的话,企图引起内乱,那么死的一定是他们。

因为天下百姓不会放过他们的。

但真正绝望不是他们。

而是陈国。

是大魏境内所有异族国。

陈国国君,司龙王,各国国君,全部痴獃地听着这句话。

大魏……大魏……大魏……大魏竟然宣战了?

许清宵继续屠城,他们认为,这是许清宵犯傻,许清宵是个疯子。

他们不怕,毕竟许清宵再怎么样,上面还有人可以压制住许清宵。

而这个人,就是大魏女帝。

可现在,大魏女帝竟然也陪着许清宵疯。

这简直是,颠覆一切想象啊。

女帝都宣战了。

那还有什么说的?

大魏将彻底进入战争时期,甚至一品武者都要出动,真正的厮杀。

不留余地,不计后果的厮杀。

一旦如此,什么狗屁陈国,什么狗屁司龙国,什么狗屁百国。

在大魏的铁骑之下,全部都是土鸡瓦狗。

都不需要一品武者出手了,随便来几个二品武者,就能将他们全部收拾一遍。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大魏女帝为什么要宣战?她怎能宣战啊?她难道就不怕大魏没了吗?”

司龙王颤抖,他浑身上下都颤抖,这一次他真正感受到了恐惧,感受到了恐慌。

因为不管大魏能不能赢,司龙国,必灭!

陈国国君也是如此,他瘫痪坐在龙椅上。

他知道,自己完了,自己彻彻底底完了。

他懊悔,无比的懊悔,为什么要招惹大魏,为什么要弹劾这个许清宵啊。

现在好了,现在好了,陈国当真要完了,他这个皇帝坐到头了。

原本只是一件不算特别大的事情,谁都没有想到,会闹得如此之大。

百国使者也是如此,他们甚至连自杀的心情都有了。

当大魏与突邪宣战。

那么他们都是蝼蚁,真正的蝼蚁。

他们的命运,注定是灭亡,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异族国的国君们,也彻底沉默了,尤其是一些异族国,他们连打都没有打啊,可却看到了结果,一个不可更改的结果。

女帝的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突邪王朝。

皇宫当中。

当女帝坚定无比的声音响起时。

突邪丞相愣在了原地。

文武百官瞬间脸色大变。

尤其是突邪皇帝,阿木真,更是露出惊愕之色。

大魏!

竟然应战了?

而且态度如此坚决。

以国运圣旨颁佈,这绝对不是吓唬人,这是真的要开战啊。

轰!

阿木真一拍龙椅,大殿内不少物件全部爆裂破开。

他脸色阴沉,实在是压抑不住怒火啊。

大魏宣战。

他根本不怕。

可问题是,大魏只宣战突邪王朝与蛮族。

这是什么意思?

这意思就是,大魏会竭尽全力,哪怕是战到最后一刻,也会咬住突邪王朝不放。

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让初元王朝顺势崛起,白捡一个大便宜。

他气!

气的不是宣战。

气的是,为何是自己宣战?

为何就不是初元王朝先宣战?

原本,宣战大魏,是把大魏逼到绝境。

可没想到的是,大魏这般应战,反倒是将自己逼到了绝境。

其主要原因还是,大魏女帝以国运圣旨宣战,而不是普通一道圣旨。

如果是普通一道圣旨,他根本不怕,那是大魏试探性嘴硬的宣战,可能真打一回合,大魏王朝就怂了,老老实实割地赔款。

可现在如此宣战,就意味着大魏根本就不怕自己,要跟自己打到底。

玩命打。

对,大魏的确不行!

也的确打不过自己的突邪王朝。

可大魏,可以狠狠地咬下一块肉,让自己伤筋动骨,甚至如果真是按照这种疯狂的想法,都不是咬下一块肉那么简单了。

到了国破之时,大魏一品武者就要登场了,那个时候,突邪王朝至少要付出天大的代价,才能止战。

极其有可能,突邪王朝就是下一个大魏,那个国力衰败,国库空虚,各种灾祸的大魏。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初元王朝会做什么?

初元王朝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吞并他突邪王朝。

绝对不会有任何情面。

恨不得一天杀光突邪子民,占领突邪,成为中州的唯一王朝。

应战的话,就是这个结果。

绝对不可能有第二个结果。

所以这才是突邪王朝气的地方啊。

自己干嘛没事宣战啊。

自己为何要主动宣战啊。

“尤塔!耶律木,你们二人,误朕突邪啊。”

阿木真发出咆哮之声,恐怖的气势,让两人气血翻滚,直接吐了几口鲜血,脸色瞬间惨白。

尤塔是提议的大将军。

耶律木是突邪王朝的丞相。

正是他们二人的自信狂妄,才导致突邪明明是优势,现在却陷入了劣势和绝境之中。

“请陛下恕罪。”

两人极其难受,却还是跪在地上,恳求阿木真原谅。

阿木真深吸一口气。

他望着两人,目光冰冷无比道。

“突邪,不可战!”

“朕,派你们二人,主动前往大魏,和谈此事。”

“必要之时,可以付出代价。”

“再没有第二位一品出世之前,突邪绝不能与大魏开战,大魏是疯狗,他们穷困无比,想要临死之前,拖垮我突邪。”

“这!不可能!”

“朕,也绝不可能让他们奸计得逞。”

阿木真开口,一字一句,他选择和谈,主动去和谈。

可此话一说,耶律木不由声音颤抖道。

“陛下,那陈国他们。”

他询问阿木真。

“管他们死活,他们全部死光,也跟朕无关。”

“那群异族国,本身就该死,若不是朕要利用他们,这群背叛主宗国的畜生,真当朕会在乎他们吗?”

“必要时候,可以答应大魏,联手屠杀,当做和谈代价之一。”

阿木真出声。

为了大局。

他选择和谈。

忍辱负重。

但也可以看出,阿木真是个狠人,不会做任何……冒险之事。

而大殿内,所有人都知道了三件事。

许清宵……真猛!

大魏……赢了,大获全胜。

异族国……吃好喝好,准备等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