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陈群放下手中的器械,正准备继续进行缝合,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下抬起头来,对观察台上的罗宾医生询问起来。

“请问患者家属究竟是怎么要求的?如果是要求完成和艾米拉女士一样的缝合手术,恐怕以现在的医疗科技水平,是无法办到。至少我个人是无法完成这片缝合长度超过一米,深度超过几毫米的手术。阿米拉女士的缝合伤口,长度仅仅不到两厘米,深度也就四五毫米,才采用了凝脂黏合的方式进行修补,现在的伤口,只能采用外科手术常规缝合,等伤口愈合后,再用磁镊进行除疤。”

罗宾在台上皱起了眉头,才想起下面这个年轻人的远东人说得一点不错。任何细胞层面的修复,都无法完成这么大面积的缝合与修复,光是皮肤间拉扯的力量,足以让任何细胞融合的修补,一刹那间分崩离析。

微创手术可以做到的事情,对常规外科手术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是以当前的科技水平,能用激光完成外伤创口的愈合,那人类早就进入了星际时代,开着企业号遨游在无穷的宇宙中。

大家都是站在医学前沿巅峰的医生,不是来自未来,也不是魔法师,当然知道哪些手术是可以凭借个人水平完成,哪些手术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

非要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那是不懂医学技术的病人说得出口的,要是他这个堂堂梅奥诊所的神经科主任也开口胡说八道,传出去就是天大的丑闻,要被所有同行,尤其是欧洲的几个老对头嘲笑至死的。

罗宾一下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不用磁镊来进行患者臂丛神经的修复?展示一下你独特的手术技巧?”

陈群差点冲口而出叫喊一句,“臣妾做不到!”

心头越发明白,他这次手术,仅仅是人家大主任医生好奇罢了,想见识一下如何将试验室的工具器械,运用在临床医学上。

陈群口罩后的嘴翘了一翘,耐着性子解释。

“细胞层面的修复最大的缺陷就是耗时,要是我手术做完了,病人也可能早停止心跳了。所以只能选择一些微小手术来进行,不能运用在常规手术上。手术时间越长,风险越大,也是细胞层面手术的最大障碍。”

罗宾一下笑了起来,满脸橘子皮一般的面孔,一下好像被烫平了般,焕发出青春的气息,整个人也年轻了二三十岁,满意地点了点头。

“所以说,这种手术只能适用特定的病人,并非是任何手术都能使用这种光刀磁镊?局限性很大?”

罗宾大爷,这不是讲授理论,探讨科技的场合,患者还躺在手术台上,你还赶着去吃饭呢,就别耽误时间了好不好?

陈群简单明了地回答了一句,“是的。要是你允许的话,我马上替病人进行最精细的手术缝合。等五到七天后,再用磁镊进行伤疤的修复清除,可以恢复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正常状态,就算站在旁边,人眼都不容易发现伤口疤痕。”

“可以,就照你的法子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