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艾丽莎经过专门的训练,那绝对会在社交空间鄙视一下这种抹杀个性的方法,但她没有提及半点,那说明就是被潜移默化了。
罗特鲁夫教授刚一想到潜移默化,突然间发现自己的风格也有些变成了陈群小组的风格,双方保持了一致。
这真的是见了鬼了!
罗特鲁夫手掌微微一抖,差点让缝线发生了一点偏移,但就在愕然之间,也有些明白为什么艾丽莎会被这些中国人给潜移默化过去了。就是他们的方法简单朴素,可以说没有任何花巧的动作,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节奏感。
只要节奏感一上去,其他的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何况,陈群这个年轻的东亚人,可是真正的节奏大师,直接凭耳朵来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钢琴演奏风格。尽管这是学者综合症中附带的天赋,那至少说明了陈群的节奏把握,是让整个小队保持一致的关键因素。
或许,自己也可以试验一下。
罗特鲁夫一边寻思,一边丝毫不耽误自己的手术进展,倒是体现了这位当世第一心脏外科手术大师的超卓能力。
手术完成之后,罗特鲁夫并没有让其他医生来接手后续的收尾工作,而是在隔了好几年后,再次做了一次关胸缝合。这次他已经活学活用地将自己的节奏用在了缝合手术中,还特意改变了两种不同的节奏。
但对于担当助手的陈群来说,几乎是一种背景的存在,自己快,他就马上跟着一起快,自己慢下来,他也能马上慢下来。看上去自己掌握着节奏,但其实执掌真正节奏的,是陈群这位年轻人,以某种默契来调动其他成员来完成手术。
至于其他手术小组的成员,好像也一道融入了背景中,偶然干上一两件琐碎的事情,但发号施令都是由陈群这个助手先知先觉地完成的。
罗特鲁夫教授越发有些惊讶起来,因为他看出了陈群的简单默契,就是因为简单,所以可以配合不同的人来一道完成手术,而并非是和其他医生护士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配合组织方式,就算组织二三十个人做某个超大型手术,陈群只要居中调度,那不同的医护人员也会被他合理安排,最后找到一种大家都接受的频率来进行手术。
或许,规范化手术,就是提升整个团队配合得最大关键?
就在罗特鲁夫教授认为找到了陈群的秘密的时候,却根本不知道,他仅仅看到了表明现象,真正配合默契得原因,却是因为陈群手术空间中小组成员长期的配合,反作用在现实世界的一种不全的部分反应罢了。
在手术空间中,所有核心小组成员,配合得时间早已经超过了一万小时,已经达到了上万小时的专家定律,要是还不能形成默契,那破系统可以买根绳子上吊自杀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