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纷乱复杂(1 / 2)

大周历来的传统,也就只有为了子女的教育,百姓们才舍得花钱。

至于其他方面,他们是恨不得一文钱分成两半花。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建造了很多新式学堂,可也只是普及到了县一级。

再往下的乡镇一级,朝廷财政,主要是师资力量实在有限,不能全国范围的推广。

目前,也就只有旧都北平府、新都洛阳府以及江南等繁华地区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青少年教育。

至于那些偏远地区,村镇方面能达到百分之二十的教育率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如今,张凌阳决定推行全民教育,即便牺牲几年的工业建设也是在所不惜。

因为如果不趁此普及全国青少年教育的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上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即便是现在,在教育方面,各地的教育水平已经开始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别。

就拿富庶的江南地区来说,本来教育水平就发达。如今再加上朝廷分发下来的教育资金。地方上拨付的教育经费,已经富商豪绅的私人捐助,如今的江南地区,青少年教育已经彻底普及到了没一个村落。

反观西南、西北地区,因为当地经济、文化本就不是特别发达,经济发展也很缓慢的原因,最多只能普及到乡镇一级的青少年教育,至于那些深山里的孩子,基本上属于无人问津的存在。

而无论是科举出身的士子还是皇家学院的学子,也都不愿意前去那些偏僻的地区教学,因此持而久之,教育水平愈发的落后。

泰安十五年春,朝廷颁佈教育新规,凡是前往落后地区进行支教并且年满五年以上的学子和士子,在科举和以后的工作分配之中,具有优先选择权。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对于那些天资比较平庸的士子和学子,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正常的资源竞争中,他们根本就比不过那些天资卓越之辈。

所以还不如沉下心来进行支教工作,一旦到了五年期限,他们就可以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

而对于那些天资卓越之辈,朝廷自然不会浪费他们的天赋在支教方面,因为有这五年时间,他们可能带领一个贫困县、府的百姓开辟出了富裕之路,亦或者说着五年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在某一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天才,在任何时代,都是有所优待的!

既然朝廷财力有限,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地方的教育,那私人捐助就被顺利提出并推行。

在泰安十五年春朝廷颁佈的政令中表明,但凡向贫困地区提供教育资金的,历年排行前十的朝廷会赠以荣誉称号,各省也会对本省优秀的捐助者提供商业上的优待。

不仅如此,他们在每年年底的时候,还能接受天子的召见。

这对于地位低下的商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所以政令已经颁发,无数豪商竞相踊跃的向贫困地区的儿童进行资助。

当然,这其中表现最为卓着的不是旁人,而是皇家。

每年,皇家都会由内帑拨付一定的款项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