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论就可以看出哈维尔的谨慎了,他没有直接表达对“疯狂的麦克斯4”的支持,因为他们也无法理解兰斯的选择,但他却表达出了对兰斯的支持,把焦点全部放在了兰斯身上。哈维尔试图让人们回想起,过去四部作品也都是如此,没有人看好兰斯的选择,但最终兰斯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现在,也应该如此。
正如哈维尔所说,比起批判来说,难道人们不应该更加好奇吗?好奇“疯狂的麦克斯4”到底是如何吸引兰斯的?好奇兰斯又将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另一方面,“芝加哥论坛报”的南茜·布莱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记得在‘罪恶之城’问世之后,我曾经和几位影评人伙伴起过争执:兰斯洛特执导的电影到底是商业属性多一些,还是艺术属性多一些?
我们争执了许久,甚至面红耳赤,但却得不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因为兰斯洛特的作品总是带着一丝邪典属性,那诡异而凌厉的色彩总是显得与众不同,这一点是我们达成共识的;可偏偏兰斯洛特的作品却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电影观众的芳心,连续三部作品北美票房破两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也让兰斯洛特的作品风格更加难以揣测。
现在,我又一次回到了问题的原点,‘疯狂的麦克斯4’到底是商业属性多一些,还是艺术属性多一些?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邪典电影的重新启动,闭上眼睛依旧可以描绘出乔治·米勒构建的那个废土世界所带来的震撼;但同时,这是一部预算高达两亿的作品,如果全球票房没有迈过八亿门槛就意味着失败的商业作品。所以,兰斯洛特到底在做什么呢?
也许,这就是兰斯洛特的魅力,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揣测出来。所以,如果有人琢磨出了我的那个问题,请来信告知,不甚感激。”
比起哈维尔来说,南茜的支持就更加明显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不懂就不要胡说”的凌厉,话里话外都在谴责那些媒体跟着煽风点火、误导读者。虽然南茜对于“疯狂的麦克斯4”也不太理解,但南茜却坚信着,这部电影让兰斯投入了如此大的精力,绝对不会是“为了失败而打造出来的作品”。
不过,“纽约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的同盟者并不多,仅仅只有九家媒体而已,“名利场”的评论无疑得到了最多的认可,乔纳森犀利而直接的评论表达出了现在整个舆论的走向,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着,兰斯正在自取灭亡。这也使得“葬送前程”成为了秋季档之中亮眼的一个关键词。
一方面,人们认为“疯狂的麦克斯4”是引火自焚的选择;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期待着“水果硬糖”的表现——如果这部作品延续兰斯此前的强势表现,再次赢得肯定,那势必会让人们对“疯狂的麦克斯4”更加扼腕;但如果这部作品已经窥见兰斯的下滑端倪,那么也许选择“疯狂的麦克斯4”这样孤注一掷的决定也就有迹可循了,似乎这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答案。
不经意之间,“兰斯洛特”成为了讨论热度最高的词汇,两部与兰斯息息相关的作品吸引了无数视线。原本只是作为一部实验电影进行点映的“水果硬糖”,却悄然地大火了一把。只是,考虑到目前人们慷慨激昂的情绪,没有人知道这对“水果硬糖”来说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但毋庸置疑的是,好莱坞的各大电影公司现在态度都悄然发生了改变,就好像在欣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炸楼现场一般,看着工作人员们将包装精美的炸药按照计划分别摆放,犹如艺术创作般精心规划,然后按下引爆键,目睹着整栋大楼粉身碎骨。
正当所有人都将视线集中在了兰斯身上时,“晚安,好运”的点映仪式隆重而正式地举行,作为乔治·克鲁尼身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此前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大出风头,囊括了最佳编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多座奖杯的嘉奖,身兼导演、演员和编剧多职的乔治,风头一时无两!